近代物理所杨晓东、赵贺、汪寒冰三位科研人员荣获2025年度束流冷却国际会议Dieter Möhl奖

  

近日,第十五届束流冷却及相关主题国际研讨会(COOL’25)在美国石溪大学圆满落幕。会议期间,2025年度Dieter Möhl奖正式揭晓。近代物理所杨晓东研究员、赵贺研究员以及汪寒冰副研究员凭借在束流冷却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携手获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第二次获奖,此前冒立军研究员曾于2019年荣获此奖。

杨晓东研究员此次荣获该奖项“终身成就类”表彰,以肯定他在兰州储存环电子冷却领域近30年的持续深耕与系统性贡献。他自1994年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项目以来,始终扎根电子冷却装置技术前沿,并在HIAFEicC等大科学装置中参加关键部件研制,以及电子冷却与束内散射方面的研究。

赵贺研究员因在束流冷却领域的重大原创性贡献获奖;其基于储存环的电子冷却研究成果为高能束流冷却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汪寒冰副研究员凭借离子束肖特基谱模拟与分析的系统性工作获奖。他开发的专用模拟工具,为理解储存、聚束及冷却过程中离子束的肖特基谱特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本届会议由美国石溪大学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主办,聚焦电子冷却、随机冷却、激光冷却、缪子冷却、光学随机冷却及相干电子冷却等前沿方向,吸引了全球11个研究机构、5所高校的40余位学者参会。DieterMöhl奖于2013年由CERN支持设立,以纪念在束流冷却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DieterMöhl博士。该奖项由国际束流冷却领域的知名专家提名,通过束流冷却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最终评选,在束流冷却国际会议期间颁发,用于表彰在带电粒子冷却物理和技术领域取得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三位科研人员的获奖,肯定了我国在束流冷却领域不断积累的科研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1:现场颁奖(杨晓东)

图2:现场颁奖(赵贺)


3:现场颁奖(汪寒冰)


(党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