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生物辐射效应室

  1.辐射风险评估新方法及应用

    从事载人航天、放射医学和核设施相关工作的人员面临着电离辐射暴露风险。由于物理剂量计不能反映个体辐射敏感性差异,用生物体自身携带的生物标记物评估辐射风险,对于后期的医疗救治和预后就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辐射生物标志物如染色体畸变在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并开发精确、快速、便捷的辐射风险评估新方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面向以上需求,本研究室已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从体液、组织等样本中寻找响应不同条件电离辐射的蛋白质、小RNA和代谢分子等生物标志物集合,基于多种标志物分子建立评估辐射风险的多元数学模型; 

  2)基于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技术,开展利用新标志物分子评估辐射风险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新标志物分子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探究相关分子在辐射损伤预后和作为辐射防护药靶方面的应用潜力。 

  2.基于免疫、造血功能的治疗机理和防护 

  1)近年来,肿瘤的免疫疗法及放射治疗引起的肿瘤免疫应答方向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同于以往研究中仅仅关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水平的杀伤效应研究,系统性的主动肿瘤免疫应答被认为能够更好的体现放射治疗的优势,而且病人的预后也更佳。因此,探究放射治疗引起肿瘤免疫应答的方式及免疫应答的机理有望为重离子临床治癌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2)自从我国的空间站计划和登月工程提上日程以来,人们对于辐射防护越来越重视。电离辐射可以造成免疫系统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包括红系、粒系、巨核系等造血细胞减少,导致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显著降低。因此,生物辐射效应研究室积极开展基于提高免疫和造血功能的防护策略研究,探索潜在的电离辐射防护新靶点和有效的防护剂。 

  3.辐射损伤的中长期生物效应及机制 

  1)衰老是一类重要的辐射生物学现象,与肿瘤放疗后的多种中长期效应密切相关。生物辐射效应研究室聚焦p53-p21经典衰老通路,长期开展电离辐射引发肿瘤细胞衰老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的研究为提高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2)细胞器在生命运行过程中对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细胞稳态维持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离辐射会引起细胞器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细胞功能紊乱。研究电离辐射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应激、自噬等生物效应和机制,可以为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并有效保护正常组织提供理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