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 卞文龙
兰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至少在我的心里这么认为,从山东走出的我已在成都成家,却丝毫不能减弱兰州在我心中的位置。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大西北的敦实,西北人的淳朴,在恋恋不舍中迎来了我的毕业,远离兰州,从此踏入新工作岗位,将自己在近物所所学应用实际的工作当中;虽然距离远了,可是兰州的兄弟感情却更加亲近了,工作中的不如意,生活中的不称心,都成了倾诉的内容。
2011年,在毕业三年后,我又考取了近代物理所录的博士研究生,再一次回到魂牵梦绕的兰州。相比之前兰州的印象,城市有很大的变化,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大兴土木的场景,牛肉面也从印象中的四块变成了六块,不变的一起喝酒的研究室的同学,还可以在一起回忆过去种种的窘事,相互之前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仿佛时间回到几年前。可是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同学弟学妹们一起参加拓展训练,看着他们朝气蓬勃样子,心里明白时间过了就是过了,年轻真好。
成家立业的年纪,在从事科研负担还是很重的,尤其是心理上,在整个博士期间课题也曾经换了几个,最终才确定下来博士研究的课题,期间感觉压力较大,最终研究室的导师、同事、同学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研究室的氛围让大家都有了西北人的热情豪爽,一件事情,交待一声,师弟师妹都会帮忙完成,这些帮助不仅仅是科研之中,还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使得我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课题项目,并顺利完成论文。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由于家庭等一些原因,自己不能留在兰州,兰州已经深深的烙在我的心里,这些年,这些人都是我一辈子的财富,感谢我最亲爱的导师、同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兰州爱的深沉,是因为有一群我牵挂的人。
也祝愿各位老师同学能够事业有成,也祝愿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新的时代再放光彩。
我心中的近物所
博士生 侯素青
尽管地处干旱区域,但近物所的环境非常好,有花有草,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安静且人也不多,晚饭后绕花园遛上几圈很惬意。院子里的图书馆,我不知道是不是西北最大的,肯定是相当好的了,你所需要的文献,绝大多数所里有,电子版的即使没有,纸质版的基本都有,所以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这一点我很满意,因为曾经体会过想看却下载不到文献的滋味。所里有国家实验室,所以科研设备就不用我多说了。
所里的学术交流很多,尽管我们所在西部,但是好多老外不辞旅途劳苦来交流,我想这应该是我所的实力所致,因此我们有很多聆听外国大牛报告的机会。即使听不懂,至少能够满足你内心的好奇感,那就是平时在文献上老见到他的名字,他来做报告后你就知道他啥样,不再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所以一般有和我的研究相关的报告,我总是屁颠儿屁颠儿的去了,尽管大多听不懂。
所里的人基本都属于低调型的,从大牌研究员到一般工作人员,很少有爱多讲话的,大都比较务实。我的导师同样属于这类,工作勤奋,严肃认真,很注重对我们年轻人培养,经常很实际地为我们考虑,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特长是不一样的,他很善于把握这些方面,总是能够推动我们快速成长,这一点我体会很深。当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能够很从容地帮我跳过障碍,所以没有导师的指点,我不可能这么快毕业。
这就是我心中的近物所,良好的科研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务实求真的科研人员,或许我说的并不全面,但这的确是近物所给我的印象。我非常喜欢近物所给我的这种感觉,所以至今我都为能够在这样一个研究所读博士感到自豪。
追“博”路上的幸福
博士生 胡强
马丁·路德·金曾在1963年发表过《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他的梦想是黑人能够得到平等的权利。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或许,有人梦想能够尝尽人间珍馐,有人梦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人梦想腰缠万贯,有人梦想拥有权势,也有人梦想成为一代英豪……。不管梦想的内容是什么,都必须努力去追求。无论追求的结果如何,追求的过程都是幸福的。
三年前,我选择了远赴德国学习,这或许是我求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初到德国的我,一切都很陌生。德国人严谨和严密的做事风格,让我在最初的一个多月里饱受煎熬。三个月后,我才基本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工作也慢慢走上了正轨,逐渐取得了 Ritman 教授和同事们的信任。
接下来的两年非常忙碌。为了使实验能够按时开展,我每天早上八点左右进入实验室,晚上八九点才下班。德国的冬天下午4点左右就天黑,天气异常寒冷,加之风雨凛冽,冰冷的雨滴拍打在脸颊上,像针刺一般。下班回家的路上,只能听到树的枝条与风的搏杀声。整整两年的时光是那么寂寥又那么令人难忘……
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的实验在2013 年夏天得以顺利开展。实验的成功开展本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可是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实验的最后一天是我的通宵班,恰好那天也是儿子出生的日子。当爱人在痛苦中受难时,我却没能陪伴在她的身旁。当儿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亦没能守护在他的身边。可是时光不会倒流,彼时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和祝福,将实验的成功作为送给爱人和儿子最珍贵的礼物。
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两个能量点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比较发现,我们的实验数据是现有数据中测量精度最高的。当然,这一喜人的结果应该归功于所有为此实验作出贡献的老师和同事们。
2015 年3 月,终于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并于 5 月10 日上午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最终成绩既在我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至少,最终成绩证明了这三年多的汗水是没有白流的。
6 月3 日下午,Ritman 教授和同事们为我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进行了庆祝。庆祝时,Ritman 教授和同事们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惊喜——博士帽。这顶博士帽是同事们亲手设计的,也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属于我的博士帽。当我戴上这顶帽子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之后,Ritman 教授对我这些年来做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对我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表示祝贺,他也提出了新的期望,所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那般有力量,那般有深意。
其实,在我看来博士的头衔并不具备荣耀,更不值得炫耀。在追求“博士”这个梦想的过程中,我学会如何去解决问题,也学会如何去提炼问题。与此同时,也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收获了很多尊敬的老师和珍贵的朋友。
这些年我一直很充实很幸福。
在毕业之际,衷心感谢直接或间接支持与帮助过我的老师,同事,朋友和家人,祝福大家永远幸福安康!
往事已矣,来者可追
博士生 王晓辉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瞬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思绪流转,这几年走过的路程再一次浮现在心间。回顾这几年的历程,感觉很后悔,走了很多弯路。但往事已矣,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从中吸取教训,使以后的人生更有意义。
2007年10月,得知自己能够保研进入中科院近物所时,心情十分激动。在2007年的暑假,我和另外两个大学同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前期培训和比赛。在那个暑假中,意识到自己的水平有限,真心希望能够深入学习。电赛完结后得知自己能够保研,自己没有多想就决定要读研。经过一系列过程,自己有幸保送进入中科院近物所,有幸投入苏弘老师的门下。当时决定,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认真科研,希望能够为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008年9月,我们研一的学生需要在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后来改名中国科学院大学)集中学习。研究生院的授课方式比较偏西方化,这才是真实的大学的授课方式。而且老师的水平极高,有几个老师算是业内的大牛了,当时非常喜欢上他们的课。研一,是我这辈子学习最认真的一年。大学几乎从来没有上课前抢座位,几乎从来不上自习;但在研一,这些在大学几乎不做的事,在研究生院成为日常。在研一,对未来的科研抱有相当大的热忱。
2009年7月,回到兰州中科院近物所,要完成学生到初级科研人员的转换。刚开始不是很适应,但仍然没有失去对科研工作的热忱。慢慢的,转博、开题、调研、开展研究工作,但随着科研工作,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也一步一步的消失。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现在已不想再提起。但是,不得不检讨的是,自己没有做到对自己负责!以至于课题工作延期了一些时间,硕博连读持续了6年半,荒废了青春,影响了自己的人生。每每回想起来,后悔不已。
硕博连读这几年的经历,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
无论何时何地何事,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
掌握科研方法,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对人对事要多包容,少一些负面情绪,对己对人都好;
但往事已矣。从好的方面来讲,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研究,逐渐掌握了研究方法;自己也慢慢地从好高骛远变得脚踏实地,从幼稚变得成熟;也学会了感恩。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最有价值的收获。来者可追。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会吸取教训,会严格要求自己,会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负责。
最后,感谢在近物所的几年人生!感谢几年来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
觉醒的徐星:拯救之路
博士生 徐星
原本想写点冠冕堂皇的纸面话,但当我打开文档时,我才忽然意识到,自诩文艺的我,已经好多年不曾写过一点内心的话,因此我打算还是真诚一回。不过,取这样一个标题是因为最近看了《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我实在太喜欢这部电影,所以致敬一下大师,顺便定了这个有些哗众取宠但其实非常贴切的名字。
我的博士生涯是以迷茫,无奈以及失落开始的。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坐三十个小时的硬座来到兰州时的感觉。穿越秦岭隧道时的压耳,看到一望无垠的黄土秃山时的苍凉与震撼,以及来到这个城市之后,我呼吸着夹杂着尘土的干燥空气时鼻腔中的丝丝疼痛,这一切还都是那么的清晰。
凭心而论,刚来到近物所的时候,我是充满着失落的。我时常这样去总结,我人生巅峰就是那一场高考,那就是我人生中的6124点。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就开始一路走低,却不知道何时能够夯实底部,触底反弹。在这个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时代,我挥霍着上天赐予我所有的天赋与机遇,在自我放纵的泡沫中洋洋自得,以至于我在冲高回落之后既带着无奈与不甘又缺少同过去的所谓辉煌割肉的勇气与信心。在我挥霍完我的大学时代之后,我来到了近物所,然后继续肆意挥霍。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在兰州的头两年的许多生活细节。但有一点我很确信,我对自己毫无约束,我整天无所事事,我在附近的网吧中消磨了许多的时光,我沉迷在DOTA中耗费着我最有精力,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时代。虽然那个时候的我一定为自己的行为了找了无数的借口与理由,但是,现在想来这全是自己的责任。我有时候这样安慰自己,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这些经历是我从男孩到一个男人必须要破的茧要脱的壳。我就在这样懵懵懂懂中继续着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即使导师给了我最好的出国留学的机会,我依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做出改变。何其愚也!
健忘是一个人开始变老的标志,我亦想不起自己是何时开始转变,又为何开始改变。是爱情的责任?是导师们醍醐灌顶的教导?还是师兄耐心细致的帮助?总之我的确开始改变自己,开始认真做事,开始重新做人。
当然这一切是艰难的。改变自己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研也从来不是举手之劳。更何况我已经放纵和荒废了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又很庆幸自己来的是近物所。平台,资源,环境,和引路人应有尽有。因为这一切,我才有机会还来得及去改正。
心起澎湃千句少,手抚键盘半字多。六年的时间,已经把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北方人,一个粗犷的汉子。有时候身体稍有不适,我会去大漠来一顿凉面加烤腰子,于是就能神清气爽包治百病。我已经爱上兰州凉爽的夏和温暖的冬,还爱上一位甘肃姑娘。我的博士生涯是一条自我觉醒与救赎之路。在这条路的尽头,我真正的人生才开始上路。Witness me!
在孤独中相信
博士生 金仕纶
具备凝练孤独感的本事也是读了博士以后才有的。回想过去和今天类似的孤独在高中和大学还有两次。
念高中的时候我是一个竞赛青年,具体行为就是基本放弃高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奥赛上。搞竞赛并不容易,尤其对我这样禀赋一般的人而言。所以很多的时候,我的时间都花在苦苦思索这道题该怎么解,尽管我们班的物理老师是特教,但他也不懂竞赛这摊。而给我们讲竞赛课的老师一周又只见一次,讲完就走,你有问题你也问不上。所以,想解决问题就一个办法,自己想。那个时候我经常地状态就是站在自己房间凉台的门上做发呆状,以至于我麻麻有一次推门进来看到我痴傻的表情,立刻要求我出去玩,故而我比一般小孩多一个福利就是我从高二开始家长就从不催我学习,而是劝我多玩。在凉台门上苦想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要是那个竞赛老师住我们家对门该多好啊,我就可以去问问。
然后时光就来到大学,物理系的课有一些还是挺难的,如我我觉得电动力学的习题不好解,而量子力学在理解上还需要颠覆一下过去的认识,同时有些题也不好解。好在我们的量子力学是钱伯初钱先生讲的,又深又透,不过还是会有一些问题困惑我。有一天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忽然来我们教室门口找钱先生,我才知道原来她爷爷和钱先生是同事,托钱先生把她的充电器带来,我当时就充满了羡慕,要是我也能这样,那岂不是就可以随时问钱先生问题了吗。
以上就是我在高中和大学的两次孤独的感受。因为觉得无助,所以孤独。当然那个时候人岁数小,并不很深的去体会,打一场篮球,吃一次火锅就满血恢复了。
真正体会到孤独,并提炼及总结这样的情绪,都是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一个实验数据。在寻找反应事件中我提出了一种方法,至于这个方法到底对不对,能不能行得通,习惯了有问题找人把把关的我忽然发现没人能确定的说这究竟是否可行。因为此类的实验国内开展过的并不多,而我这个问题别人又不见得遇到,问也没法问。中学大学的时候只是见不到老师,然而毕竟还是有老师的,只要你追着他问,总能给你答案。可是这个时候无论找谁,也不会给你答案了。行不行,只有自己试!对,是试!
写了3轮分析程序以后,终于在上亿个事件中找到了我们感兴趣的几百个符合反应事件,正是这几百个事件使得我们成为了在实验上首次给出8B碎裂产生7Be在diffraction和stripping机制下的径向动量分布。此前只有德,法,美三个国家的实验室给出了这个判断8B是否具有晕结构的重要物理量,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给出了区分了反应机制下的分布,还澄清了美国实验室之前提出的疑惑。
得到了实验观测量以后就需要进行理论分析,一般这样的工作需要与理论家结合。于是我就搜寻了一圈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物理学家,然而等到深入的接触以后发现,国内理论家从事的方向基本都不和我重叠,尽管他们也很帮忙,但是还是不能给出我需要的计算。得知这些以后,孤独再次袭来,而且是最强烈的。祖国很大,火车票也给报销,然而却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alone!好在一位年轻的理论物理副教授告诉我,既然暂时没人能算,可以查阅一下过往的文献看看有没有做过类似的计算。我说,这样也可以啊。于是,再出发。
我是做实验物理方向,一下子看全是各种公式的文献有些吃力,但是不这么干也没别的路,看啊看的,就真的找到了相关的计算。然后我就和其中一个作者联系了,邮件发过去立马就退信了,我还挺疑惑,是不是邮箱不对啊,去他们学校网站查一下,结果这位老先生竟然已去世了,唉咬,不好意思,叨扰了。然后咋办,继续呗,第二次联系的是一位美国知名教授,他目前已不做这个方向了,但是他帮我联络了一位美国教授和一位英国教授来计算我们这个东西,后来我们就和这位英国教授合作完成了理论计算。
以上就是我读博士的一个大概感受,孤独是最显著的特征。但我的孤独没有白孤独,我是有很大收获的,这个收获就是相信。
相信什么呢,相信物理学。
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先毫无置疑的接受一些东西,然后在此基础上演绎推进。比如数学,先背会有1到100这么些数,然后加减法,乘除法,然后混合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微积分等等。然而那些基本问题,比如2为什么比1大,所有的数字里为什么只有一个5,这些奠定基础的问题在一开始是不去追究的。
物理也一样,一开始我学习牛顿方程,学习麦克斯韦方程组,学习统计理论,学习量子力学等等。我是没有机会验证这些东西对不对的,我只能在老师教给的的基础方程组上就变个样子解解题。所谓物理学可以精准的描述世界这句话,我只是听别人的讲的,自己是没有体会的。但博士阶段的工作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大概是2013年年中的一天吧,那一天我要得到最后的结果,写了几年程序,把一堆二进制数还原成了物理事件,然后从中找反应事件,再提取需要的观测量,直到这一天结果要出来。我的心情是兴奋,紧张,好奇的,就像怀了好几年孕,想看看这孩子什么样,但又担心他是个怪胎。当最后的数值出来的时候,和之前实验及理论预测的范围一致,我很激动,因为我知道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哪个地方出一点点问题最后都得不到这个值。这同时说明一个更大的问题,物理学是对的。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体会,因为我们最后得到这些观测量都是基于我们相信这个实验中我们依赖的一系列物理理论,比如离子在加速器里被传输基于电磁学理论,离子在硅探测器产生信号基于能带理论,离子在闪烁体中发光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理论,产物分布基于反应运动学等等。正是这些理论精准的描述自然我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尽管这早已别前人所验证,但自己亲身去体会,这是第一遭。
回首独孤。这其实意味着你的工作的到了创新的点,因为只要有人能指导你的东西一定不是新东西。过了这个点,你就会有一点小小的新东西出来,这也正是博士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
回首相信。这在灵魂深处塑造了我的世界观,并且让我深刻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是鞭策我继续在此工作的内禀动力。
阿和的科研情节
硕士生 陈建琪
《一》
2012年,科学网上爆出一篇《昨夜无眠》的博文引起科研系统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失眠的是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在文中痛陈自己的一位曾获各种奖励有希望能传承衣钵的优秀博士生毕业放弃去美国读博士后的机会,选择签约北京某中学做老师。老师不肯让其走,学生却执意要走,老师动员了身边的同事劝其留下,可学生仍无动于衷。至于为什么要逃离科研,原因很简单,没兴趣了。
我是在乔帮主的量子场论的课程上认识阿和的,起因是他喜欢抢着和我擦黑板。看着黑板一侧复杂艰深的算符,再看看另一侧与之对应简洁明了的费曼图,阿和不禁感慨地说:“费曼真他妈是个天才”。接着他开始臆想,十年之后,当别人的小孩在学着画阿猫阿狗的时候,他要教自己孩子画费曼图,告诉他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酷的画。那年的阿和特别喜欢和我谈理想,他说:“试想,当有一天,你挂了,刻在自己墓碑上的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公式,那会是多么酷的一件事,像玻尔兹曼,海森堡,爱因斯坦一样”。至于我推崇的乔布斯和马云,在他看来,乔布斯只是会忽悠,而马云是个投机者。
《二》
2013年,诺奖官网上登出希格斯获奖的消息,照片上84岁的希格斯老人家激动地泪流满面。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希格斯粒子在CERN的LHC上终于被发现了,从提出到发现整整花了近48年。消息传到国内,公知又开始新一轮的质问,中国大陆何时能拿到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李约瑟之谜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如何回答。
阿和说科研和他想的不一样,他以为的精诚合作的团队,以为的精密无间的器材,以为的一蹴而就的成就都只是以为。办公室里讨论的更多的是房子,车子,孩子;真正深究科研问题和具备科研精神的人并不是太多。每到晚上和周末,职工都回家去了,偌大的办公室只剩下他一个人,不觉悲从中来。在看别人文章时,觉得文章水平不过尔尔,回头再看自己文章时,发现更是没有水平。忙碌下来,就写了一篇这辈子大概只有自己会引的文章凑数毕业。过年回家,发现同学开着小车,抱着小孩来参加聚会,更是觉得颜面无光。总之,阿和有些失落,对科研,对自己。
《三》
2014年,我给阿和发了一条狗血的链接,他的女神奶茶妹妹和京东CEO在一起了。在北京时,阿和拉我去清华去找奶茶妹妹,当然结果肯定是徒劳了。阿和顽抗地说是马云的公关团队在搞鬼,再说了,他们俩年龄相差19岁,怎么会在一起了。当然一个月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他们真的在一起了。而恰好在这一年,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马云成为中国首富。“投机者马云因运用互联网而致富,可又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是CERN的一个副产品,在那里全世界上能量运行最高的质子加速器LHC正在探索物理学的前沿”, 阿和感慨道。至于奶茶妹妹,再也就没听说起过了。
前段时间看到阿和发了条状态,大意即是他想要的生活是每天按时下班,和姑娘一起逛逛菜市场,回家自己炒几个菜,饭后在一起散散步。很久没听到阿和讲理想了,我问他还喜欢做科研吗?他说有时半夜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他不在想姑娘,就在想问题。有时也会因某一个问题,暂且不去想姑娘,翻身起来,提起裤子跑到办公室再捣鼓捣鼓。
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候,每次修改论文到半夜,回去的路上,街道上空空荡荡,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车穿行而过,向未知的地方驶去。在街角泛黄色路灯下,还有两个中年人在下棋。他们自然不是什么职业选手,下棋并不能带给他们财富;当然,也大抵成为不了职业选手,下棋是为了解闷,为了争强,亦或者纯粹为了快乐。看着他们,我会想起阿和。
后记:阿和完全是自己杜撰出的普通人物,他身上有我和身边同学的影子。不管是逃离科研还是拥抱科研,这只是一个无可指摘的个人选择,重要的是做出选择并为之负责并保持热情。谨以此文纪念过去三年的研究生岁月!
毕业感言
硕士生 程晓伟
结束,是新的开始。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这么匆匆结束,从研一时候的迷茫,到研二确定方向,再最后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工作,这其中有不少了欢乐,然而未完成的事情却更多。回所后的两年见证了我们激光光谱实验室从无到有,实验设备逐步完善,科研思想逐渐确立,阶段性科研成果的获得,许多idea的产生,这一切都有待继续进行。
刚回所的时候,我选择了前沿的激光冷却与超冷等离子体作为研究方向,当时只知道一些基本原理,除了主要的文献调研工作之外,还要花时间协助导师对全新的实验装备、实验室进行规划,这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后来,随着我们真空系统的到位,激光系统的到位,我们开始了调试工作。对光路的调节需要非常细致,然而细致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有时候工作到深夜也没有结果,然而,最终激动人心的结果还是在2014年9月出现,我们在CCD显示屏上成功观察到被冷却下来的原子云团,一小团原子被囚禁在真空之中,静静地发出荧光。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现后,我们又加紧了实验装备的优化工作,最终成功实现了该修购项目的验收,为后来超冷等离子体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难忘的经历,是我的财富。
三年的研究生阶段,认识了不少良师益友。首先是我的导师杨杰研究员,杨老师待人平和,做事认真严谨,他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将是我一生的财富;黄忠魁同学为人豪爽,与我意气相投,我会怀念我们一起的求学时光;王寒冰同学待人真诚随和,是一位良友;咸永强同学幽默风趣,办事靠谱,是我的中国好室友;此外,还有很多难忘的人,有我的师兄弟和师姐妹,研究生处的各位老师,认识他们是我的幸运。
说到毕业,择业是一个不能逃避的问题。硕士阶段的科研工作才刚刚起步,我就毕业了,原本我希望能将这项工作好好的继续下去,但是今年的考博却遭遇挫折,但是挫折只是暂时的,是人生的重要经历,人生还有无限多的可能,结束也是开始,新的开始,以勇敢和无畏去面对机遇和挑战!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毕业,不舍
硕士生 邓佳川
暮然回首,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又到了离开的时候。毕业论文答辩前还想着答辩完该是怎样的高兴,可是真正等到答辩完却完全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兴奋。的确,很多东西都是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等到离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对近物所、对关心自己的导师、师兄、师姐、师弟还有同学是多么的不舍。想着从此再难有相见的机会,心中便涌起一阵伤感。
想着第一年刚到北京时的懵懂,与同学初次见面是的羞涩到如今已经成熟的我,与同学无话不谈,玩笑随便开。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管过去多久,那些经历过的都如昨天发生的一样记忆犹新:在北京一起早起冒着大雪上自习,路上与同学探讨问题,时间是过得如此的快;在兰州,黄河边上的烧烤,喝着啤酒侃天侃地,玩游戏行酒令,喝醉抱着马桶不起来,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喝酒也可以喝得如此高兴……。不想用那些陈词滥调来形容时光的无情流逝,却发现那些词最能表达此刻的心境,时间过得太快了!
突然想起同桌的你的歌词: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
日子总过得太慢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
转眼就各奔东西
青春不悔
博士生 杜艳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经历的毕业算下来总共有六次,已经记不清大学之前的毕业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2007年怀着对科研的无限遐想和憧憬从本科进入到我的研究生求学生涯,2010年硕士毕业后,告别了我的伙伴和朋友们只身一人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依然记得刚来兰州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孤单,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地陌生,记不清花了多长时间慢慢习惯了身边的人,身边的景。2011年选择了考博,从此开始了我的博士求学路。
记得我硕士毕业后第一次接触生物辐照实验,是周利斌老师耐心地给我讲解辐照基本知识,带我做了第一次电子束辐照实验、第一次重离子束辐照实验,我第一次写英文文章,是周老师逐字逐句地修改。同时还有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余丽霞师姐,我一进所就跟着师姐学习,我们一起摸索拟南芥种植条件,一起进行突变体筛选,一起讨论实验安排,这期间有泪有笑,每一份材料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和努力。博士期间我也结交了属于自己的好友,他们的陪伴,让我觉得友情是如此的宝贵。由于是在职读博,所以心态和心境都要比其他应届生要复杂得多,这几年里不知道迷茫过多少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次想要放弃,忘了多少次跟亲朋好友抱怨毕业的事,忘了我的爱人曾经多少次安抚着我这颗疲惫的心,虽然这一路上走得并不是那么地顺利,但是仍然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至少这些年来的经历是属于我的,那些渐渐积累的经验,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以及那些痛并快乐的煎熬,不管好的坏的,都是真真切切地属于我自己。
博士毕业了,求学生涯也看似结束了,但是结束其实也意味着新的人生篇章即将开始,不管未来的科研之路多么坎坷,我们都要时刻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人,珍惜生活,创造未来!时刻提醒自己,为爱你的人和在乎你的人而奋勇直前。
还记得
硕士生 杜洋洋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也要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回忆往昔,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记忆犹新。
还记得刚进入校门时,大家脸庞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还有那即将步入科研殿堂的信心和兴奋。
还记得第一次班会上,邱老师关怀的问候,班主任热情的演讲。
还记得游泳课上,第一次在水中行走的艰难以及学会游泳的喜悦。
还记得爬香山时,同学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决心。
还记得文献阅读课给我带来的痛苦,查阅专业术语的苦恼。
还记得第一次和女朋友约会的那个火锅店。
还记得刚回兰州时,打不到的士的尴尬和无助。
还记得确定研究方向时的忐忑心情。
还记得第一次做辐照实验的付出和收获。
还记得做测试时的奔波。
还记得处理数据的繁琐。
还记得修改文章的岁月。
还记得第一篇论文得到接收的喜悦和满足。
还记得王老师让我一遍又一遍修改PPT的无助。
还记得获得优秀报告时的激动以及王老师满意的赞许。
还记得整日钻进实验室磨制样品的无聊。
还记得连续数日在电镜室学习电镜的劲头。
还记得电脑前处理电镜图片的点滴。
还记得球场上那个抢断和盖帽。
还记得运动场上那股不服输的拼劲。
还记得兰山上大家高兴地打牌吃零食。
还记得新来的那个奇葩舍友。
还记得穿梭于各个招聘现场的艰辛。
还记得每一次面试的激动和不安。
还记得一遍一遍修改毕业论文的那段日子。
还记得穿梭于各个办公室办理毕业离所手续的繁琐。
还记得一次又一次打听处理户口和档案的事宜。
还记得那间曾留下汗水的值班室。
还记得老师们亲切的问候和和蔼的笑容。
还记得师哥师姐师弟师妹无私的帮助。
还记得研究生处各位老师的热情。
还记得近物所里的酸甜苦辣。
还记得匆匆那年......
直来直往
硕士生 范小华
当我遇到一件事情,它使我孤单、彷徨、迷茫、无助但又充满期待,我总会设想:当我度过这段日子,我会在哪里,那时的我是什么样子。三年前我也设想过抒写毕业感情的心情。
我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西大图书馆里,一张我的背影:我穿着黄色的棉服,身子前倾,只坐住了三分之一的凳子,几乎靠在桌子上,头发柔顺地垂下,遮住了整个脸颊,双手揣在兜里——我在低头复习政治。那时的我一定设想过我考完试的样子、参加研究生复试的样子、读研的样子。当我遇到困难,我会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正如苏打绿的歌《你在烦恼什么》:
没有不会谢的花,
没有不会退的浪,
没有不会暗的光,
你在烦恼什么吗?
没有不会淡的疤,
没有不会好的伤,
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
你在忧郁什么啊?
时间从来不回答,
生命从来不喧哗,
就算只有片刻我也不害怕,
片刻组成永恒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着我父母的辛勤与慈爱,在我痴长的二十五年岁月里,我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压力。除了大学那场让我绝望的网球考试,我承认我没有付出过百分百的努力,我总是需要压力推着我走。所以,研究生三年,我不敢说在科研上我有多努力。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些人,去过一些地方,懂得一些事,知道了自己要走的路。我很感激我的导师认可了我,让我有机会去追求我人生的理想生活。我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博士期间,我需要十分的努力。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朋友来来去去,不必多情伤别离。我相信,就算是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看着他以前的留言,你也会从心底柔软,微笑,甜蜜
研究生求学之路
博士生 高丙水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为期六年的研究生求学之路即将结束。回想大学毕业之初,对未来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也不知道大学毕业之后如何步入这个复杂的社会体。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稀里糊涂地跟随保研的大部队,来到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继续求学。由于我大学期间是在兰州大学的榆中校区学习,环境相对闭塞,除了学习、考试与游戏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生活。而我的研究生一年级来到北京之后,这个大都市的繁华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刚刚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的学生来说,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也有许多的不解。我还记得当初在北京的时候,每个月八百块钱的生活补助,勉强能够用,但如果想要提高一点“生活档次”,就明显不够用了。于是在北京的时候,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来做些零活,赚点“外快”。从发传单这样的纯体力活到帮人写代码这样的脑力活我都尝试过,也赚得一些“外快”,从中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生活的艰辛。
从研究生的第二年开始,我又回到了兰州,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将在这里完成我的随后几年的研究生之路。在这里,研究生期间的生活与当初大学期间的生活截然不同,增加了很多生活的琐事,也使我得到了社会的磨练。包括很多次的找房子、租房子、搬家,甚至与房东的争吵,让我越来越懂得什么是生活。
在学习上,这里的生活与大学期间也是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上课的约束,也没有考试的压力,使得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生活节奏是一把双面刃,一方面可以使得自己更加自由的支配时间,按照适合自己习惯,最高效的安排时间,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钻研,可以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但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没有任何的约束和压力,也很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不过很庆幸,我没有误入歧途。我在大学期间就对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也将这个兴趣带到了近物所。回想在刚刚从北京回到兰州的一两年的时间里,虽然我有实验数据要处理,也有写文章的压力,但我几乎把自己一半的时间花在了对计算机的研究上,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简直把自己变成了软件工作者。我知道作为一个物理工作者,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技术,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据处理程序就够了,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计算机上是在浪费时间罢了。不过感谢命运的安排,我在完成我的数据处理以及文章撰写之后,有幸参与了我们组里数据获取系统的编写。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数据获取系统开发中,我也是做的得心应手,哈哈。
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我距离毕业也就剩下大约一年的时间了,由于我已经达到了毕业所需的硬性要求,便可以在剩下的时间里“悠闲自得”等着毕业了。不过命运的安排让我不是这么平淡,就在这个时候,我有幸获得了去德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经过长途跋涉,我于2013年9月2日来到了德国这片土地上,开始了为期将近两年的海外生活。这两年的德国生活,更加磨练了我的心怀意念,使我得到了锻炼,使我知道了担当,使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也使我懂得了如何去生活,使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使我知道了要凡事感恩。
当我从德国回来之后,重新踏上兰州这片土地的时候,我已经是即将面临毕业了。回首这将近六年的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不禁感慨万千,原来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要传授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则,锻炼人磨练人,使人得以成长,才是完整的教书育人。
我的研究生之旅
博士生 古松
五年的研究生生活,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渴求知识的新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博士毕业生。研究生的过往种种犹如沙滩上的脚印,清晰而眷恋。在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印记,也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在研究生期间,我用刻苦努力和锐意进取的意志,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并学会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时间证明,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是值得的,不经意间自己也收获到了一份简单却来之不易的成熟。研究生的生活,忙碌并充实,执着并快乐!所有这些收获都离不开老师的默默奉献,也离不开材料中心兄弟姐妹的帮助,同时也离不开近物所这个大舞台,馈赠我知识的力量,培养我创新的意识,塑造我独立的人格,给予我舒展的心灵、自由的思想、做人的美德。正是这些丰厚的收获,让我在即将踏入社会的同时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豪情。
毕业了,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未来就如同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我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我深知,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我坚信我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和工作!至此向我学生时代说声:再见。别了,亲爱的IMP!别了,敬爱的老师!别了,兄弟姐妹们!明朝,我们在相会!
毕业了吗?
硕士生 郭娜
毕业,印象中的毕业了还是在大学时,天气炎热的夏天,同学们虽然都很兴奋,但大家心里又有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这么快,我再次经历了毕业,就发生在这个紧张而又略带伤感的六月!!!
硕士毕业相对于我而言,是略带艰辛的。可能天生资质就不过人,外加有点懒惰,不到deadline效率绝对很低。所以,对于什么事都往后拖的我,毕业前就会很紧张忙碌。大概忙了2个月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要毕业了,这个感觉是开心呢?还是伤感呢?等你们毕业时可以慢慢体会。。。
紧张忙碌的日子过去以后,迎来的是短暂的空虚,无所事事。此时,竟然开始怀念通宵实验,写论文,改文章的时候了,至少那个时候是痛并快乐着的。也许你们现在正在体会。。。
毕业哦,毕业啦!!!毕业不说再见,因为牵系着我的心的人,还都在这里。。。
匆匆那年
硕士生 韩璐
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承载了我的泪水与欢笑。这些泪水与欢笑赋予了我太多太多的成长和不舍,让我从一个喜欢依赖他人的孩子变成了要保持坚强和独立的大人,让我懂得了珍惜。
三年的时光,我很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与支持,让我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并且在我彷徨和迷茫的时候给予鼓励,使我能够继续的向前走。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我要向他告别了,这也是我向自己的学生时代告别,我不再是沉浸在校园里的青涩少年了,可能也不会再拥有那份当初的纯真与美好,但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切,记住我的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再见,不再见!
无题
博士生 何进鹏
2003年独自带着一个行李箱来到兰州,那时侯乘火车从老家过来要一整天时间。当时并没有对西北的自然环境感到恐惧和厌烦,更多的是兴奋和好奇,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
转瞬已经十二年,没想到会留在兰州这么久,青春的记忆永远地留在了祖国的大西北。这期间,也曾有机会离开,但最终都选择了放弃,现在想想除了有一丝可惜外,心里更多的是对兰州充满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在兰州的这些年,我完成了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业、开始工作、结婚、生子,每一件事都是人生的大事。
和近物所结缘对我的影响意义非凡。研究生期间偶然的机会来到中科院近物所联培,从兰州大学到近物所,一个十字路口的距离,我在这个十字路口上行走了三年。最终,我从路的南口走进了路的北口,在这里我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后,又在这里开始了我的博士生活,经过三年的磨炼使我对科研的认知更加深刻、对人生的感悟更加透彻。
现在,博士生涯即将结束,感伤的情绪盈满心头。毕业意味着分离,和学校、和老师、和挚友以及和熟悉的环境。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途,为了各自的追求继续奋斗,分离正是我们再次相聚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去期待。
人生旅途中的聚与散
硕士生 何小风
恍然间,我就要毕业走人了,离开这两年里我生活的城市,我工作、学习的近物所,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师兄和同学。面对此景,人人心中不免感怀惆怅一番,我亦不例外。
依稀记得刚来兰州的时候,我非常的不适应。学习的方式变了,不再像大学和北京集中教学那样每天上课,取而代之的是经常在实验室里忙;生活的环境也变了,兰州这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都跟我家湖北那边相去甚远,我很久都无法适应……随着渐渐地相互熟识,老师和师兄同学们更多地帮助我来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学习工作中他们会教导我怎么解决问题和更加效率地解决同一问题,生活上他们会照顾我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去年我生病的那段时间,同学们都来嘘寒问暖,建议我以后要多注意身体,勤加锻炼,注意饮食卫生等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我才顺利地走完了这两年的时光。
马上我就要离开了,这里的人与事可能很难再见到了。愿我们今后都能安好!
收获
博士生 贺鹏博
5年时间太长,终于毕业了。记得刚入所时对一切都很好奇,特别热衷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发奋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搞出了一个自己认为还可以的成果,于是乎写文章,修改,最后投到了本领域很牛的一个杂志上,不过中间过程各种心酸,现在回想起来审稿人对待科研问题严谨的态度使我在后面的工作中受益匪浅。接下来的一年中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不少科研经验,同时巩固了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一次突发的想法,为了将自己以前的工作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像样的成品,在开发过程中搞出了一个意外的成果,完全属于首次提出,整个过程激动人心,这也使我认识到了科研的目的。
大学教会了我自学的能力,研究所发掘了我科研的潜力,导师启发了我的创造力,这是我5年科研生活的切身感受。刚入所时对本专业一无所知,偶尔做出一个小成果便会沾沾自喜。后来才明白这不叫科研,而是实干。科研的精神在于创新,创新不是凭空想象,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创新来源于外界的启发,对于有准备且有执行力的人来说,此刻已经萌发了一颗小小的希望之花。想法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加新的东西,最终便会形成一个完备的科研成果实体。
五年前我大学毕业,那时依旧懵懂,对未来一片茫然。五年后我博士毕业,这时我已经褪去了少年的稚嫩,收获了学业、爱情与工作。
感谢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在科研工作中李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每次就科研细节问题同李老师的交谈都会使我受益颇深。我每一次写文章,李老师逐字逐句帮我修改,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这我。李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这五年的锻炼定会让我以更优雅的姿态走向未来……
时间就是把杀猪刀
博士生 胡伟
一转眼,近物所五年的学生生涯也算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感激和收获,却失去了青春的眷恋。
特别感激我的导师李文建研究员和陈积红高级工程师,无论是学业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兰州的这几年,李老师卓越的领导才能让我受益良多,李老师内敛而不失内涵的为人处世让我由衷佩服,所以我感谢我的导师,感谢他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同样,我也感激陈积红老师,感激陈老师教给我的科研态度,感谢陈老师像兄长一样包含我年轻时的放荡不羁。
人生也许就是那么的奇妙,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就已到而立之年。留下的就是对自己青春的回忆,回忆我们年轻时的桀骜不驯,回忆我们年轻时的胆大妄为,回忆我们年轻时一起追过的女孩,回忆我们年轻时的匆匆那年。
也许人只有变老了和成熟了,才会向自己的青春致敬吧。而每个人的青春又是一部不休的巨作,需要自己去慢慢品尝。如果把青春界限只有七天的话,那么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三天用来疯狂,制造传奇留下传说;两天用来恋爱;一天用来变态;还有一天去寻找,寻找世界尽头与仙境。
至此,学生时代的大幕已经缓缓落上,新的征程即将开始,留下的只有伤感和留恋,仅以此文,致敬我即将逝去的青春。
感谢无限,温暖永恒
博士生 胡雪静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毕业的季节。回忆研究生生活学习期间的点点滴滴,感慨良多。
还记得那些在中控室值班的画面,那一个个紧锁眉头认真按动鼠标的专注表情,以及束流调通后那一张张喜悦而充实的脸庞。这里是我学习和工作了五年的地方,也承载了很多像我一样加速器总体室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梦想的地方。
毕业了,没有预想中的兴奋与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感谢原老师带领我进入了加速器领域,原老师严谨的科研作风以及温文尔雅的待人处事态度,让我收获了科研道路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谢我的丈夫史春逢在我研究生学习期间,全力的支持和鼓励我完成学业,并默默承担了生活中的重担。未来的我们要携手并进,互相扶持,共同创造生活的新篇章。
在这个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的美丽金城,感谢每个曾经给予我微笑的善良的人。衷心的祝福所有温暖的人能够幸福平安。
无题
博士生 姜培勇
小时候常常会有人问长大了做什么,倘若回答的不好,往往会被人耻笑。所以我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娃娃,当然了也许只是我家那儿的娃娃,从小就有了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志向”,大抵都是些老师、医生、公安之类的常见的职业。当老师是因为老师可以管学生,学生就得听老师的话,不听话就要挨打;当医生呢并不是当大医院的医生,而是村头小诊所赤脚大夫那样的医生,因为可以不用割麦子那么累;至于公安,完全是因为“公安抓小偷”的游戏,游戏中谁都不愿当坏人。
可是长大了一些,当着众多人的面,再也讲不出来自己将来要当什么了。也许当什么都无所谓了,甚至想什么都不需要干。但是要有无穷尽的钱,连腰带都是金子做的;要有无穷尽的美女簇拥着,而且非环肥燕瘦不可;一定要有超越常人的功夫,得像洪七公那样能打一套“降龙十八掌”,贪吃点倒没什么,但绝不会练“葵花宝典”。每日里最欢快的事情就是耍赖皮讨一个钢板打游戏机,或者在英语课上和最漂亮的女生对口语,也或者是值日的时候和同桌用扫帚耍“降龙摆尾”。
及至成年的今天,最激动人心的事情呢?也许是第一次牵上她的手,也许是毕业典礼上穿上“法师袍”的衣裳,也许是再过几天和最爱的人走进婚姻的殿堂,也许是一年两年之后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但是那种心情,又怎么说的清呢?将要来临的时候,也许幻想地激昂澎湃,可是真正到了那一刻,却又静如止水。头上已经有了一根或者两根白发,眼角已经有了三道或者四道鱼纹;不再增高,却在增重,不再胡侃,却在实干。岁月打磨掉了小时候的梦,睡醒了便投入认认真真的生活。
也许正在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都是有梦想的,万一长大实现了呢?也许已经在改变着世界;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如果你相信的话。但也许更多的,好不容易有个微不足道的目标,却又给碾得粉碎,站在十字路口,盯着木头路标。走完这个路口,还有下个路口;走完这个十字,还有下个十字。朝着北极星走就一定会看见极光吗?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就一定能看到大海吗?是白熊好看还是白鸥漂亮?裤兜里面一定要装个色子,一四点左拐,二五点右拐,三六点直走。
色子就是自由。志在发财,读书不如养猪;志在名利,读书不如演艺;志在权力,读书不如当官;志在女人,那谁知道该咋办呢?读书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那自由就如同那刚撒手的色子,在色子静止的那一刻,谁知道它会是几呢?也许上帝也有困惑,掷色子的点数越高,人就越聪慧伶俐。“呀!色子烂了,两片半色子都是点数朝上,七点哎,那就造个原有进吧。呀!色子又烂了,两片半色子的点数都朝下啊,零点哟,那就造个姜培勇吧。”自由大概就这样吧。
不读书也许更自由,不读书就会活在画的世界里,处处美好无瑕。读了书呢,踩着书就能看到乌云盖顶、黄沙漫天,那种感觉我想就像股市变绿时城市老百姓的聊天,时时充满了尖锐的批判与飘渺的希望。如果踩得书更高呢?高过那风云变幻,好似站在那月宫之巅,是不是只有彩虹与白露,是不是只有阳光与星云?但又有谁耐得住那寂寞与清寒?博士毕业了,我能看到什么呢?在家人的眼睛了我也许已经看到了白露,在朋友的眼睛里我也许看到了更狂暴的风沙,在导师的眼睛里我也许还窝在脚下的水洼洼里。我自己的心呢?
我也不懂自己的心,只是静静地生活,平平淡淡、慢慢悠悠。博士生活就好像一场雨,豆大的雨点连成了串儿。雨一直下,但很平静,在雨中也很享受。毕业就像雨下久了就要晴天一样,欣然而没有悲喜。有人说博士毕业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说的就好像不久又有一场雨似的。管他呢,雨来就让他下,只有大雨结束的时候才能够见那片刻的彩虹。生活大概就这样吧,即便下着雨,但不住脚、往前挪,日复一日,春夏秋冬又一春。
结束与开始
博士生 金钱玉
每次面临毕业的时候,我总是想到两个词:结束、开始。每一个阶段的结束都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最好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当我大学毕业来到近物所的时候,面对新的环境,面对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也曾陷入迷茫的困惑,感到孤独和凄凉,对于实验能否顺利进行,能否顺利毕业都充满了惶恐。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时光。现在博士即将毕业,再回首恍然如梦,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冥冥之中受到了眷顾,在每一个人生路口都做出了让自己至少没有后悔的选择,我庆幸自己遇到了我的两位导师,庆幸自己加入了离子源这个集体。
每年的此时,看到为了毕业而忙碌的毕业生们,总是觉得毕业与自己还很遥远,而此时此刻,自己站在学生生涯结束的时间点上,白驹过隙的感觉油然而生。时光如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我相信与各位同学在近物所的相聚,是这个飞速流逝的时光中一个精彩的停顿,一个永远值得回味的定格,遇见你们真好。我也相信多年以后回顾往事的时候,这段时光会有一份长久的感动。我们都即将步入新的生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愿事业一帆风顺,请带着我的期冀幸福一生!
相聚不知珍惜,别离才知情重。祝各位师长身体健康,祝各位同学工作顺利!
毕业感言
博士生 李敏
硕士毕业后从公司辗转到近代物理所进行工作,工作之余意识到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有必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因此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转眼之间,博士学习生涯即将结束。
入职束诊室,深刻体会到工作的繁杂和艰辛。束流诊断室的控制工作多而杂,唯有静心的去攻克每一个小的难关才能实现束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几年来的学习和工作点滴依然历历在目,期间的困惑、苦闷和无奈,经历时间的沉淀,如今看来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插曲而已,付诸一笑即可;而回味起工作学习中取得收获时的喜悦依然为之莞尔。
在兰州,收获了爱情,建立了温暖的小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家乡的思念亦愈发强烈。父母在,不远游。现在远离家乡、事不能躬亲,是自己这几年来最遗憾的事。慢慢的也过而立之年,却仍然让他们操心。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毕业了,感谢四年来的学习生活为我生命谱写的精彩一笔,感谢老师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谢亲人一直以来默默的守护和关心。
临别赠言
硕士生 李朋飞
研究生近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这近三年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眼看就要结束了,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如果简单的“结束”二字可以概括一切,我只能细细地去体会这其中的深意与内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我来说只有一次,它的绚丽和多彩是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所不能更改和忘却的。回忆是每一件痛并快乐的事,驻足回眸三年来的求学之路,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几许苦涩,几许甘甜。
从研一开始我就确定了目标:大学里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但并没有精通掌握的专业内容加强自学,多参加研究生活动,积极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那段时间基本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专业书籍。每天过得最充实的就是图书馆。我曾对自己说,我爱上中科院是从图书馆开始的。
其实人生真的无所谓对或错,就象我每天几乎都在寻找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但我觉得我大学里面的那个最好的兄弟却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有的人会羡慕我,有的人却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会很羡慕整天学习的那个好兄弟,他们真的在大学时段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有时我又会很不屑,鄙视他们错过了很多更精彩的东西,但仔细想想,却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生活才是对的,才不会后悔。我想不管是象我这样不学无术的人或那些闷头苦学的同胞,在毕业的时候都会有遗憾,都会想尝试另一种生活。
记得三年前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夜仰望星空,幻想着美好,想想那时真是太有时间了,也太容易满足,甚至会为能省下零星的生活费买到自己心爱的衣服而高兴很久,为实现一个小小的而且很容易达到的愿望而兴奋不已。如今的星空依旧,人却变的好现实,现实到甚至不愿把时间浪费到抬头望星空,时间把自己变的虽不算成熟却务实了好多。我知道天上的那几颗星星一直在看着我,却不知道他们是高兴还是难过,我们已经好久没有交流。
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站在相机前,毕业前却格外的渴望,甚至不放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希望籍此能留住点点随手可得的美好;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对着酒瓶吹,现在却总想拿起电话,哪怕随便找个朋友聊聊过去;以前总是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校园闲逛,现在却想整夜呆在校园,即使一个人也好。
一切的一切都成往昔。
微风吹起,时间也已跨越整点到了明日,幸好躺在床上能看到那几颗久违的星星,今夜,和他们交流,对他们许个心愿,但这次实现不会再让我等三年。
三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时间可以解释一切,时间可以成就一切,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但我相信不变的永远是那浓浓的兄弟情,无论你信与不信,反正我信!
毕业了.....
硕士生 刘大委
离开近物所有一个半月了吧,那种掺杂着怀念、感恩、不满等的思绪萦绕在心头,始终挥之不去。在这深深的夜里,在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写下自己对近物所的那份不了情。
依然记得初到兰州是2012年的3月28日的下午,天色泛黄,晚上便下起了夹杂着土腥味的雨滴。初来乍到,对兰州的城市些许失望,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科学院的向望也使自己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当天晚上,听了夏佳文老师的报告,以及邱嵘老师的暖心话,顺便感觉到这就是我想要呆的地方。此后,忐忑地进行着复试流程,直到接到华老师的电话通知确认自己被录取时,想到自己的努力不曾白费,更想到今后可从以从事自己从小就向望的事业了,那种幸福比初恋还要甜蜜。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北京一年的学业结束后,我就马上到兰州了,总想在要在实验室大干一番呢。章卫、涂小林师兄带着我们测试改造探测器,以及参与到后来的在线测试验。虽有累的时候,但总感觉到成长的快乐。
在最后毕业的半年里,自己经历了考博、毕业答辩、找工作等事,期间有过对自己能否按时顺利毕业的彷徨,有过对自己未来前途的迷茫,但更有对师兄热诚帮助的感激和在工作与读博之间的纠结。总之每种经历,都是对我的一种历练。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是一张白纸地来到了近物所,有幸能加入CSR精细核谱学组,跟着老师、师兄做着world top level 的工作。在开拓自己眼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看问题的视角。
最后,再此感谢近物所给我提供的平台,使自己的人生有了这么一段单纯而快乐的日子,也祝愿CSR精细谱学组的双TOF实验早日能有大的突破,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刘娟
毕业在即,离校的日子渐进,心里有些许的不舍,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三年的生活让我受益不浅,不管在科研工作还是在为人处世上,是让我快速成长的三年。
怀念北京集中教学那一年,各种精彩的讲座,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奋斗的日子,怀念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的日子;怀念所里五月的花香,怀念爱跑协会举办的第一届黄河越野比赛,怀念爱跑步的我们一起奔跑在兰大操场的日子;怀念和研究组的老师、同学们一起相处的日子。
学生时代,生活简单而快乐。操场、羽毛球场、实验室是我们主场,我们在这里挥洒汗水,奔跑在青春的路上,感受着生命给我们的每一份惊喜和礼物,感恩我遇到我的导师张崇宏研究员,亦师亦友,教会我科研的严谨和乐观的生活,希望在未来我依然坚强乐观感恩的生活。
致我们一去不再的花样年华
硕士生 刘玺
这几天,频频和不同关系的人在一起拍照、活动和吃散伙饭,曾经同样无忧无虑的我们,似乎只能以这种形式来告别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然后各自怀着对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爱情等的憧憬、怀疑或是无奈接受的心情去面对。有的人走了,满怀热情地去了异国他乡留学;有的人留了下来怀着平常的心继续学习或是工作;也有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或是那个他(她)而奔向祖国的天南海北;还有的人,不知为何,在即将毕业的时刻,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和告别,就匆匆地退了学……
在即将离散的时刻,大家内心都无限感慨,有的是遗憾,有的是无奈,还有的是伤心和自责……我们无法回避这种离别的多愁善感,但是我们可以在以后的人生中用我们的辛勤努力来弥补这种离别的伤感,用我们彼此的力量来帮助和维持我们大家之间的友谊。
不管怎样,大家不同的人生境遇决定了不一样的选择,在未来任何时刻任何地方任何岗位,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曾经的相遇相识和相交,别管以后将如何变化,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当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些歌曲《启程》、《萍聚》、《祝你一路顺风》、《珍惜》、《再见》……
当我们未来相遇的时候,我会唱起那些歌曲《同桌的你》、《光阴的故事》、《老男孩》、《朋友》……
毕业感言
博士生 刘星泉
终于毕业了,说到感言,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感谢我在读博士期间的指导老师Roy Wada特聘研究员、陈志强研究员和肖国青研究员。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特别感谢师姐黄美容,师弟林炜平和师妹任培培。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一次又一次的给予我帮助和鼓励,并让我坚定信心走到如今,也感谢你们在生活上的细心陪伴,使我愉快度过了漫长而短暂的美好的五年求学时光。衷心感谢研究生处的袁小华老师、邱嵘老师、华明漪老师、李明治老师以及梁敏乐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还要由衷的感谢我的同学及所有曾经关心、帮助过我的朋友,感谢你们无私帮助与鼎力支持。最后感谢近物所提供的平台,感谢一直以来给予帮助的老师和一直以来陪伴的同学。“毕业感言”,应该要走的各位都尽情“敢言”了吧,过去的五年里感觉大家聚少离多,虽然在一个所里,但见面的机会还是不多。希望给位离所的同志们继续加油,一路走好。留所的也没啥好说的了,后会有期着呢,以后尽量多聚聚。最后祝各位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越来越好,切记注意身体~
致终将逝去的学生时代
硕士生 罗冰峰
即将结束学生时代,有着忐忑的心情,就像当初忐忑地来。
来时的忐忑——
新鲜的环境,我有点惶恐,原因很多。
于是开始了研究生生活。学习并“玩弄”那些电路和代码。不懂的很多,但能享受。
见加速器平地而起。哪怕就接了几根电线,也是极幸运的。
无聊的日子,打得了乒乓球,新买的球桌是无福享受了。
走时的忐忑——
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最后一起去现场解决了机器故障,回头就不知道何时能相遇了。
讨论一下论文格式和邮寄行李的事,就各奔西东了。
体会——
学无止境,习惯和方法比较重要。
知识以外的学习莫过于培养健康的心智,学会爱身边的人。
西北印象——
冬天:南方的孩纸很珍惜北方的暖气。
夏天:盖着厚被子睡觉不会被热醒。
吃:拉面永远在那里,不离不弃,最豪华的套餐是肉蛋双飞。
行:爬N次兰山,刚到雾霾以上的高度。游两次青海湖,拿了驾照就租车自驾去了。
住:渭源路宿舍健身斗地主。
关于未来——
继续热爱我的热爱。
积极健康的生活。
有担当。
青春的印记
硕士生 吕双宝
当六月的风带着依依眷恋慢慢飘散,离别的味道悄悄弥散开来。很快,我们就要带着所有的依恋和不舍、热情和激昂、希望和憧憬告别这承载了我们三年欢笑和泪水、感伤和自信、豪迈和奔放的青春,奔向崭新的人生旅途。曾经年少轻狂,如今满面风霜。
回首往昔,当意识到今生不再的三年,转眼间就将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时,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师门,为此,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周围的老师、同学、师弟师妹们展示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自我。转身离去的刹那间,带着自信从容的微笑,带着花朵般绽放的绚烂,我们更要释放燃情的活力,让青春在这瞬间定格。
酒后随笔
博士生 裴海龙
上苍貌似喜欢时不时的捉弄我一下,一下子,平淡无奇的生活点缀了不少的果实。红色的,青涩的,还有渗着那些曾经暗红的过往。我本来可以选择去北京,但是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兰州,注定,在这次不平凡的际遇中迎来另一个注定的故事。也注定,在经历的无数之后,我选择安静的生活。
来到兰州的那天我分到了单身公寓的一个房间。单间。在别人看来,很庆幸,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但是,每晚回去,独自坐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听着天水路上的车水马龙,臭着兰州的尘土气息,触着塑料袋沙沙的声音,无端的大气悲凉之感,或许,我习惯了那间八个人的宿舍。五年前的情景还在眼前晃荡,转瞬间,却又要离开。不过,这次却不在迷茫。
兰州车站。确实是底下一横最短的兰,确实是潇洒飘逸、与兰不配的州!单位到车站的这几步之遥所温存的蜜糖,瞬间融化。挂在硕大的兰州二字上,淅淅沥沥的,清清楚楚的。
新的生活在迎接我,是迎接我。可我依然眷恋兰州。少了什么?一轮缓缓下降的夕日?一潭随风摆动的芦苇?离别的伤感,像碧波泉里暗涌的水,像浚源寺下冉起的香,触碰不到,却真真切切。一切未果。
岂是高阁客竟去,无怨小园花乱飞。
青涩安静的来。收获颇丰的去。学位、师生、同事、同学。
翻页,新的生活。
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值得
硕士生 商鹏
2015年6月,毕业,我前往兰州火车站。
彼时,我背了一个书包,和两个行李箱,这些,大概就是我三年研究生生活需要带走的一切。
据实而言,三年来我在专业上的进步很少,少到几乎没有。专业上的东西,很偏,偏到即使在加速器这样一个狭窄的方向上,也少有人涉足。硕士的东西,做的很基础,基础到几乎每个学习加速器的人,都会学,都了解。可是我在这个方向上,确实越来越迷茫。
直到毕业前,我才发觉,其实可做的东西还很多,还有诸多细节的东西没有完成,未免平添些许遗憾。
这一走,兴许就远离了这个行业。然而三年的时间,到底留下了些什么给我呢?
我曾经畅想,或许此生都会在加速器这个方向上挣扎着,也许潜心几十年,也未必不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然而事情的发展,总不如计划好的那般顺利,人的想法,也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变换着。
在毕业前的一年里,几乎大半年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找工作上,如今想来,当时确实是略略着急了些,但是没有当初的哪些焦虑与执着,也就不会有了毕业前的淡定与从容。
说来可笑,虽然毕业找到了还算满意的工作,可是帮助我得到这份工作的,却与专业毫不相干。
然而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么?未必。
三年时光,总未全部荒废,纵使专业上不甚精熟,然而在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培养了眼界与思路。知晓了科研生活的基本状况,开始习惯于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见山开山,遇水造桥。知晓了之前能够有所作为的愿望,虽然能够实现,但着实不太容易。科研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灵光一现,大部分科技,都是在一点一滴的进步着,每一次的进展,背后都需要大量详实准确的工作来支撑着。
三年硕士,几多遗憾,然而未曾后悔过,因为这些经历是真实的,感受是真实的,这些,便是如今的我的一部分。
我感激有这样的经历
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值得。
毕业感言
硕士生 施龙波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月亮照在铁桥上,我对着黄河唱。每当我醒来的时候,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想起路边槐花香,想起我的好姑娘。”
虽然不是兰州人,亦不是甘肃人,不过每当听起野孩子乐队的这首《黄河谣》,心中还是充满了感慨。来到兰州已是四年过去,还是看不懂这座城市。它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却又是内地人心中的边地。它是中国唯一一座被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却有着两山夹一河的狭长地形和与其经济极不相符的拥堵交通和让人诟病的高高在上的房价。“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句城市宣传语说得倒中肯。来西北旅游的人,不太会在此处停留太长时间。繁华比不上西安,边远比不过乌鲁木齐,去拉萨做火车要路过这里却仅仅是路过。
这里的路混乱不堪,城市规划惨不忍睹,街道要么尘土飞扬要么满是泥。更不必提这里的洒水车了。可是这里的人,无论是五湖四海汇聚于此的同事们,亦或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很好相处。
回到2011年夏天,带着大包小包以及一辆山地自行车的我从成都坐火车来到兰州,随后开始了在近物所的工作。来所后我便考上了本所的硕士研究生。除了在北京保福寺桥的那一年学习理论课,研究生生涯和职工没有太多区别。不过学生的假期是休不到的,职工的活儿是免不了的。无论学生必需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还是职工的年度考核,亦或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值班,一样也少不了。平淡的日子里,也有着许多开心的事情。领略过春季的什川梨花,夏季的兴隆山和刘家峡,秋季的甘南,冬季的青海湖。在这里,我参加了两次马拉松,虽然都跑完了全程,成绩却一次比一次慢。即便如此,我还会继续跑下去。那些曾一起同行的小伙伴们,有的已经不在所里,去追求更大的世界,有的还能常常见面,无论怎样都很好。
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惟愿我们去改变能改变的,去接受不能改变的。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也没有想象那样让人无法接受。最后请坚信,一切的一切都会好起来。Above Us Only Sky!
毕业感言
硕士生 宋勤涛
时光如逝,岁月如歌。我美好而艰辛的研究生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
虽离开了母校,但母校的培养将使我终身难忘,忘不了母校情、忘不了师生情、忘不了同学情。无论我在何方,母校永远是我理想的归宿。活跃的校园气氛、风景如画的校园景色以及老师同学的朝暮相处,可以说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十分的幸福快乐。
三年的科研经历,每时每刻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硕士只是科研的入门阶段,未来科研的道路还很长很艰辛,可以说我还要更加努力。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仍能坚守着我的理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最后,愿母校铸造永久辉煌。同时感谢我的导师-陈殿勇副研究员,感谢理论室和强子中心的所有老师,感谢班级同学,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
青春大概
博士生 王洋
五载光阴,一纸文凭。来时青春年少,走时发髻稀疏。原本以为遥遥无期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竟如白驹过隙,转瞬及至尾声。憧憬过锦绣前程,经历过迷惘无措,体验过争分夺秒,亦曾经度日如年。成功的喜悦不曾忘记,失败的泪水永记心间。早已知晓这个过程不会轻松,没想到却是如此艰难。
不经意算起,竟已离家9年。依稀记得,走出车站,满目荒凉,形单影只,身在异乡;而今风沙吹过,不过眉角上扬。渐渐忆不起家乡的青山绿水,开始习惯了“双木成林”,秃山黄汤。从东北到西北,一捧白雪,一场黄沙。
再难得三五个知心好友,再难觅一场春梦佳人。醉里海阔天空,醒来恍如隔世。有时一场宿醉,就是今生的告别。一句再见,再也不见。
渐近而立之年,早睡不得,晚起不得。最熟悉的地方,不过实验室与饭堂。难忘恩师教诲,犹忆同窗之谊。而今红袍加身,青春离去,不再轻狂无知,懂得要脚踏实地。实现梦想不是去做梦,而是去动手。
入学时以为无所不晓,毕业时发现一无所知。稍作休息,再上征途,在无知中寻有知,在浩海中觅真理。博士不是一张纸,一件衣,而是一次经历,一种思维。感谢我曾经的选择,让我的青春不曾荒废!
在遗忘中不舍,醉醒交错,
青春大概如你所说。
在花落时结果,期望很多,
青春大概都这样过。
感恩·感谢·感言
硕士生 咸永强
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英雄凯旋!
每到人生重要关口,我会将此话默念千遍以鼓舞士气,应验的常是前半句。犹如当年与好哥们一同考研,此话显灵,我们双双战死。应当感恩这段经历,让我告别好高骛远的自己。
就算颠倒整个世界,也要扶正你的倒影!
生命中某一段特别难走,总有好心人过来帮你,应当称之为贵人,读研期间应当特别感谢几位贵人,他们没有颠倒世界的力量,却扶正了我前进的轨迹。
感谢华老师当年入学期间给予的大力帮助,让折戟沉沙的我认识了科研;
感谢李占奎老师的宽容与大度,让我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
感谢张崇宏导师对我的培养与帮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
感谢女朋友对我母亲般的照顾,相聚虽短,来日方长。
美国有个巴顿,二战期间老打胜仗,他说:“不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
这几年走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接触过很多人,见识过北方的粗犷,南方的精致;欣赏过西北的辽阔,东南的繁华;阅历过豪迈、慷慨、仗义、忠厚;唾弃过狭隘、自私、奸佞、虚妄。在路上,人们向旅人敞开着心扉,生活中却始终戒备。世界向熵增大的方向前进,人却走着归一化的进程。变色龙不断调整着自己的颜色,适应着不同的环境,保护着丑陋的自己!
要感恩的不止一点,要感谢的也绝非几人,离开的时候记住大家的好,各奔天涯!
毕业随笔
博士生 徐孟鑫
兰山山顶的路边小摊,几个朋友,一杯三泡台,悠闲的谈天说地;去往榆中的公路上,骑着旧自行车,下坡比汽车跑的还快,一天下来晒得全身如煮熟的虾;零下二十度的冬天,装上游泳装备,走到游泳馆畅游上两个小时…… 这就是我在兰州上研究生的生活,没有多少轰轰烈烈,却回味无穷。
2009年我开始在近代物理所上研究生,第一年在北京上基础课;2010年回所后赶上国家大力发展超导加速器的好时候,开始学习做超导高频,一干就是五年,也贯穿了我完整的研究生过程。打心里说,我是幸运的,完整的做完了一件事,并且结果还很令人振奋。几年下来最大的收获不是专业知识的增长,而是待人接物心智的成熟。而最近流行智商、情商和逆商的说法,在我的研究生经历中很好向我展示了这一点。
我所在的研究室是个规模较大的室,并且研究课题处于上升阶段,有很多师兄弟和老师,大家一起玩、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成长和磨合,这种大规模的团队作战经历必将成为我以后工作生活极其重要的基石。
在近物所的研究生生涯中,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深深的打上了近物所的独特气质。无论我们即将走向何方,这种气质都是我们的财富。苟富贵,勿相忘!
毕业了,说点儿啥.
博士生 徐帅
毕业了,说点儿啥?先说,咋来读研的。五年前,同学们大多都直接工作了,当然其中有先见之明的早就换了专业,远离生物,弃暗投明。其他的基本走的两条路:读研和出国。出国对于生物专业的人来说,不啻与一种明智的选择,不过我好想从未真正想过漂洋过海异国他乡的生活。于是乎,傻里傻气的我傻乎乎的在大三联系了实验室,暑假还去“实习”了一圈,结果啥都没学到。老师给了个模模糊糊的承诺,就喜出望外地考了研,差了两分落了榜。没办法,参加招聘会一份面试也没收到,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分量。这时候从未想过的一个地方的一个研究所向我伸出橄榄枝,死马当作活马医,面试竟然顺利通过了,后来才知道,面试的四个调剂的都过了,于是就有了我们四个几年的同学缘分。
接下来,说说研究生的生活。第一年在北京集中学习,回头想想没学到啥东西,学到的也没用上,顶多开了下眼界,最主要的是让我对在帝都的生活有了直观的感受,也让我认定此生与帝都无缘。回到兰州,慢慢融入这个集体,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有它的特色和局限。或许不喜欢这里的陈旧和拥挤,也不喜欢空气中弥漫的沙尘,不过夏天的凉爽和各色的美食总归让我格外喜爱,还有我的她……
研究生的五年,努力过,迷茫过,奋斗过,偷懒过,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些肯定,也与很多东西失之交臂。有过抱怨,有过窃喜,得到与付出,心中有谱。
要毕业了,或许我会在这里继续努力,或许我会走上另外的人生,感谢这五年,感谢那些人,我会继续走下去。
匆匆这三年
硕士生 许晓伟
在中科院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匆匆而过,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经历了科研的辛苦与收获。
在北京集训的一年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除了平时的课程,很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这也让我们有时间去领略了一下北京的风光,也是这一年的时光,让我们这一届近物所的研究生逐渐熟悉了起来。
回到兰州,首先不习惯的就是兰州的天气,太干了。一进入冬天,鼻子有时候就会流血。但是,夏天的兰州确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慢慢的对兰州也就习惯了,爱上了兰州的牛肉面,找到好吃的店,有时候会连着吃好多天。
在近物所这两年喜欢上了骑行,与所里的小伙伴们踏上自行车满兰州的跑。兰州多山路,每次骑行都有一种自作孽不可活的感觉,但回来以后又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在这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张雪荧老师以及实验室的各位师兄给了我很多的建议,使得我在实验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正是在众多的帮助下,才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涯更加完整,在此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时间匆匆而过,感谢这三年来一直陪伴着我的老师同学朋友,有你们的陪伴,我的研究生生活不再枯燥。
离别随感
博士生 薛刚
又到了翻篇换地的时候,值此临别之际,发自肺腑的感慨下这一晃而过的五年吧
认识了一些真心觉得挺好的朋友
兰州这的黄河比想象中的要温柔的多
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突如其来的沙尘暴
所门口的那家牛肉面没那么难吃了
食堂的牛肉干一共就没排到过几次
分院里那丁香花的味道还真是挺醉人的
还有吧 就是这毕业感言 的确是挺难写的
最后祝福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牢记,we are 伐木累!!!
感谢学生生涯
博士生 杨海波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博士求学生涯即将结束,回首我这五年学习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感谢从初入科苑至今,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朋友,你们的融入丰富了我的生命。
五年来,近物所厚重的文化积淀、坚实的科学基础、浓厚的人文精神不仅培育了我丰富的学识,使我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还赋予了我“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精神,指引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上,博学强志,慎思谨行,德才兼备。
在这里,向我的导师苏弘研究员致以最衷心的敬意和谢意,他充满睿智的人生教诲,这将是我开始人生投资的第一桶金;在这里,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的科学研究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具备了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在这里,我明白了什么是严谨的科研态度,踏实的做事风格;在这里,我结识了一批有着兄弟情谊的朋友们,这情谊是一辈子拿什么都不换的,这友情也是我心灵深处的慰籍。
毕业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它提供了助我们远航的风帆。在今后的航程中,我们还将面对风浪和暗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应该放下骄傲与荣耀,保持谦虚与平实,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拼搏进取。
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各自人生到道路上走相更辉煌的明天。祝愿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事业兴旺。祝近物所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致过去,致未来
博士生 张玲玉
还记得五年前第一次来近物所,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城市街道,陌生的师兄师姐,陌生的书籍文献。但是,无论我适应与否,一切都从陌生中开始了。
在这五年中,我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毛孩子,蜕变成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学会了如何科研,学会了如何处理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五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但又是如此的宝贵。一路走来,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肖国青老师和杨磊老师,从我到近物所开始,他们不仅给了我学术上的悉心指导,更教我用学术的态度和物理的眼光来看待每个问题,对科研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感谢齐新大师兄,是他带着我一步一步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在一点一滴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感谢赵晓莹、鞠永琴、张雅玲、杨琼,你们不仅在学习中帮助我,更在生活中关心我,让我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逐渐喜欢上了兰州。感谢林平师兄、杨阳阳师兄、李超师兄、刘斌杰师兄、蔡汉杰师弟、陈建琪师弟、万江峰师弟以及办公室里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我的老公,你们一直默默支持我,鼓励我,信任着我,做我坚强的后盾,谢谢你们。
拥有着这么多指导、帮助和支持的五年博士生活转瞬之间就这么悄悄的溜走了,迎接我的未来同样也充满着陌生充满着未知。但是,我相信经过这五年的磨练,我一定会带着那份收获和自信继续前行。
别了,兰州
硕士生 张农
三年研究生时光转瞬即逝,这三年来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心里隐隐有一种伤感,也一有种激动和憧憬的心情。从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回到起点。
任何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有开学的第一天、入所的第一天,就必然有离开的那一天。而这次与以往结束的时候不同,是我匆匆走过了三年,在这里还留下那么的人和事。感谢认识你们。友谊常在!
研究生的毕业代表着我即将走向社会。此时的我,人生已匆匆走过二十六年,心里总是想着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而当真正走入社会时还会有那么多的紧张与不安。生活很美好,我想,离开了学校也是我的新的开始了。
我匆匆走过这片黄土地,也许并没有人在意我,但是它留下了我的曾经。当时离开兰州是那么的匆忙,现在想想还没有说再见,但是我不想说。这已经是我的生命了吧。
如果非要探究研究生期间得到了什么,我想可以对别人说,我是从黄土高坡来的汉子,我是近物所人!
无题
博士生 张晟
博士毕业,这是大事还是小事?说它是大事,原因无需多言,这标志着我漫长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句号,今后将面对的是更加紧张又充满可能的工作。说它是小事,因为对我而言,今后的科研工作更像是学生时代的延续,因为毕业并不意味着我可以不再学习,我仍然需要汲取知识充实自己;我仍然需要探索未知,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我仍然要抱有求学的心态,一个单纯年轻又积极向上的心态,唯有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硕博连读的这六年中,也是我第一次需要面对陌生的现实的问题,而非从前那些有着答案和标准解法的习题。每一个工作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坎,我需要保持耐心去跨越。纵使到了目的地,等待你的也可能不是鲜花,却是一株莠草,没有采摘的价值,这时我需要总结教训,换个方向从头再来。得到的结果想要发表,还需经历评审专家的挑剔,我要遵循他们的建议,同时不折不扣的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都是科研工作的真实状态,它可能并非那么诗情画意,也不像传记里写的那样传奇。除此之外,我更深的体会则是---一项有生命力的科研工作必定是紧密联系实际的,是对于现实有用的,最终要为世界添砖加瓦的,不然再漂亮的工作,也只能成为一时绚丽的烟花。回头审视我做过的工作,可以说要满足这一要求的工作,可能一件也没有。
我很感激来到了中科院近物所,而不是去某所大学,在这儿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更接近实际应用。如果静下来搞研究的生活是单调且枯燥的话,那我同样感激这种单调枯燥,所有的耕耘都是单调枯燥的,开花前的冬天,也是单调枯燥的。
毕业总是意味着另一段路的展开,未知的路总是叫人憧憬的。最后引用我最喜爱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收获的季节
博士生 张苏雅拉吐
临近博士毕业了,想起了那段奋斗的日子,很痛苦却很充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从懵懂的少年到现在的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要感谢近物所的平台,感谢培养我的导师。
有人问我读博士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是只想拿学位,我会觉得有点牵强;如果你说为了想赚更多的钱,那么你的方向错了,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南辕北辙,知道方向比距离更重要,想想我们以前没读过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住豪宅开名车的同学,你就知道方向有多重要;如果有人说我的收获是发了几篇SCI,我认为你还是偏离了方向;博士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一个很强烈的人格的培养过程,如果你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知道了什么是认真、务实、创新、合作,那么你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博士,如果你还在抱怨实验室条件不好,抱怨导师不给指导,抱怨待遇不好,抱怨无事可做、抱怨没有论文,我告诉你这叫“浮躁”,这叫不务实,不认真,不合作。务实没有什么不好,对于我们这个工业技术和科技都不甚发达的国家,需要我们深入探索某一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而不是看到大家在研究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紧跟前辈的步伐前进有时候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想想是否需要走另外条路。
我个人认为,研究所能提供给你的平台远超过一个高校所能提供给你的,或许你在研究所体会不到校园环境的幽美和青春活力的氛围,但你却能体会到作为一个职工工作的乐趣,在这里你与职工身份一样,一起工作,一起奋斗,共同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你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历练,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博士期间,我还有一个我人生中的重大收获----我结婚了,感谢我的妻子为了我放弃更好的机会来到兰州,一直陪在我身边,支持我,鼓励我,老婆----我永远爱你。
与近物所的邂逅
硕士生 张志新
第一次的邂逅:来近物所面试,略带青涩、惶恐、不安的心,当踏上兰州这片土地的时候,就已知道马上要步入枯燥无味的研究生生活了,没想到的是来近物所当时并不是一个人,还记得当时华老师和高老师已经安排了专人接待我,帮我办理住宿以及两天面试的安排,而且还报销了来回路费,令我深感近物所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次的惊喜:大学毕业前夕,我来到近物所实习,短短两个月内,逐渐领悟到“加速器加速科技进步”的神圣使命;“重离子重在造福人民”的光荣任务。期间在高老师及各位同事的帮助指导下完成了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待回校做答辩时,以高大上的结果令几位评委老师称赞,感谢近物所给我们提供在国际上这么先进的平台。。。
第三次的从容:一年时间在北京的集中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当再次踏上来兰之路,便没有了当初的稚气和惶恐,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即将生活两年甚至更多岁月的地方,收回了当初的嬉戏玩闹,转变成了有责任、有义务的动力,这种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看书学习做实验的生活慢慢地感染着每个人,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深知科研道路任重而道远。。。
第四次的离别:慢慢的我们羽翼成熟,有的踏上工作之路(包括我),有的继续博士,有的留所继续科研,感谢近物所的培养,感谢诸位人生导师的教导,感谢亲人们的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在此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时间消逝,今天是我离所的日子,回想三年来,曾在兰山上打过盹、KTV里的欢乐时光、调试设备时的步步惊心等等还历历在目,真的很想再次回到那些岁月,时间都去哪儿了!
狼图腾
硕士生 赵丽霞
喜欢《狼图腾》这本书,想分享给大家,从狼的身上真的可以借鉴很多东西,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有狼的这些个性,我们也许会离成功更近些:
有狼的做事周密,不管是作战前耐心的伏击、细致的观察,还是作战时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取舍有当的智慧、扑倒黄羊的果断,这狩猎之中的耐性、智慧和周密计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狼的责任,有了猎物,不忘老弱病狼,你若不能真心待人,莫怪困难时别人袖手旁观,当然,狼并不会想到回报,这只是本能;有狼的团队精神,弱肉强食的草原上,孤军奋战的结果是自取灭亡,看着黄羊,流着口水,没有头狼的命令,依然不会擅自行动,得到命令,有纪律、有配合、有凶猛,千只黄羊终究成为囊中之物;有狼的居安思危,猎物多的时候学会在冰窟雪窖中储存食物,以便度过食物极少的严冬。狼的智慧,狼的有勇有谋,狼的责任,狼的野性……这也是我们立足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吧。
分享这些,为自己加油,为伙伴们祝福。毕业在即,不必为离别而伤感,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相聚的机会还很多。三年的生活,我们有悉心指导我们的老师,一起玩闹的伙伴,携手并进的团队…..我们要做的就是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带着大家的祝福与期望,带着在这里获得的满满收获,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我们要记得的是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
毕业感言
硕士生 郑文亨
在中控室忙忙碌碌的围着重离子储存环的运行中,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研究生三年就过去了。这期间有着太多的汗水和坚忍,当然也会收获一些成果和心得。经常的日夜颠倒的运行调试以及不容落下的学习进程,直到最后完成学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再努力,更多的是坚持不懈的态度。这里特别感谢身边一起努力过、奋斗过的同学和朋友,感谢身边的师兄师姐给予的帮助,特别感谢我的师兄李朋。正是这些人的鼓励和帮助,以及导师的督促才得以顺利完成这三年的工作和学业。最后感谢人教处的各位老师的帮助,是他们努力地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我们成长。最后祝福自己!祝福曾经的战友一路顺风!愿你们身心健康!快乐向上!
无题
硕士生 周远杰
总的来说,来近物所的两年过得比较愉快。
首先我的导师王老板对学生还是挺好的,工资给的最高档,在学生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一般都会比较支持,在给学生安排科研方向的时候都会尽量满足兴趣爱好。组内的师兄师姐师弟都是很好的人,有想法、风趣幽默,跟他们一起学习、干活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也比较快乐。段老师所在的气体组的师兄师姐们都非常nice,有求必应而且比较客气,干活都是任劳任怨,跟他们一起工作感觉融入感比较强。同届的同学大多都比较开朗,热爱运动,在空闲时间有很多东西可玩,像篮球、dota等。只要想打篮球的时候,一般都能凑齐几个人一起玩。虽然玩dota的时候经常被李涛等同学坑,但是几个人玩还是比一个人好玩。
兰州天气比较干燥,刚来的时候不是很适应,经常有流鼻血、咽喉痛等症状,过一周之后基本上就好了。我特别喜欢兰州的夏天,特别好过,白天温度不超过30度,晚上比较凉爽,而且还有各种便宜的水果:西瓜、白兰瓜、葡萄等。来兰州把驾照也拿到了,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是也算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在科研方面,近物所的实验条件还是蛮好的,而我们组负责的RIBLL让我更我就会接触到实验方面的各种知识,平时所外单位来所内做实验的时候能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的做事态度、方法和技巧。然而我感觉科研兴趣并不是很浓,缺乏搞好科研足够的行动力,所以我才选择出去工作。
要说这两年毕业的感想和收获,我觉得还是环境改变了性格。宽松的科研环境让自己有更多调节的时间,而周围同学和同事相对开朗的性格让我变得更加外向并且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不错吧!
毕业我想说
硕士生 左佳欣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北京一年、兰州两年就这么倏忽而过。回想这三年,收获颇多,遗憾也不少,譬如在北京的时候我还没有去爬过长城做个好汉,也没去天坛与地坛虔诚的祭天拜地;在兰州没有到黄河石林去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没有到刘家峡去感受老一辈们的艰苦卓绝。
游历从来都是学子的渴望,但学业终究是我们的重心。对于北京的一年我想说,这一年有一点浪费光阴,我既没有夯实专业基础,也没有真正开阔眼界。走马观花看世界,蹭课听讲悟人生,看起来是这样,但和我理想的研究生生活不一样。
在兰州的这两年,经历了迷茫彷徨、确定方向和积极向上。刚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要做什么。后来渐渐地了解多了,在开题前终于定下了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也就知道路该怎么去探索。虽然爱情的失利让我的心态跌入低谷,不过有时间这个万能的良药,终究我还是能积极向上。
论文已成,工作已定。对于论文工作,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理论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实验工作更需加强,幸而能留下来,完成我远未达到的初衷。很高兴能继续与身边这群可敬可爱的人共事,我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一个大家庭,愿我们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创辉煌。
回味
硕士生 左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回想起第一次到兰州参加考研面试,那时的我是那么的稚嫩,三年后的今天,我成熟了许多。
回首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一幕幕情景闪现在眼前:第一年大家在首都接受科学院学识渊博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的教导,周末大家又抓紧时间到首都的各个景点游玩。之后回到金城,仍记得第一次进实验室的激动,第一次做科室报告的紧张。在办公室里,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在科室的工作中,我们为了实验通宵达旦,为了获得更好的数据小心翼翼。转眼进入到14年下半年,大家开始为了工作和论文焦虑,我也不例外,每天在网上搜索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同时为论文做各种准备...
在近物所的2年时间,我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科研水平,而且收获了那些难忘的师生感情和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些都是伴随我的终生的财富。
如今,我即将离开这里,展开人生的新征程。
再见,近物所;再见,兰州。
一段征程的完满又是另一个新的征程的开始
博士生 赵红赟
博士学业终可告一段落。逝者如斯!蓦然回首,恍如云烟。临楮草草,感慨系之!转眼间,求学生涯就此结束,我又要重新回到原有的轨道上来。
我攻读博士学位的动力
曾经别人不止一次的问到:为什么读博?它的意义在哪里?博士阶段,不少同龄的同学已经事业有成,收入已佳,而我却只能半工半读,过着节俭的生活。而且还要面对一次一次的实验失败,处理繁琐的实验数据,产生的心理落差。我只能说:“如果没有兴趣,四年的博士工作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兴趣,才能让我克服重重的困难。兴趣是我一路走来的座右铭,只有兴趣,才会使我抛开博士学位光环的背后,勇敢面对失败、沮丧、烦闷、紧张,坚持让自己获得最后的成功的正能量!”
奋斗的新征程
“梅花香自苦寒来”,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品质都是磨砺出来的。不舍得下工夫,不愿吃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永远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只有前进,前进,再前进!莫倒退。青年人,更重要的是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闯出一条新的科研思路来,也许在将来旭日出山之前,你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看看牛顿、居里夫人、霍金、贝多芬、史铁生、海伦凯勒……他们是人生成就的大成者,也是新征程的开创者。我还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我还没有将自己的学识,完全应用于社会;我还没有将自己的人生,书写出自己的辉煌….
这一切只能说明,博士毕业,对于自己而言,只能是我人生一个阶段的圆满结束,下一个阶段的挑战才刚刚到来。我还需要继续抛洒自己的满腔热血!
感谢我的导师
我要感谢我的“老板”苏弘研究员。当我面对科学的高峰有些彷徨时,是导师在鼓励我,“攻坚莫畏难,只怕肯登攀”;当我在科学的殿堂中步履蹒跚时,是导师在指点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埋头于书本执迷不悟时,是导师在明示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导师在引导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导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从导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此外,我还要感谢近物所优越科研条件与和谐的人文气息,为我提供了施展兴趣的舞台,毕业在即,无论以后的人生如何发展,在近物所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将是我最美好的回忆,最值得珍惜的岁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博士生 朱卉平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朱自清
时间就像手中的沙子,任凭你如何握紧,总会不断的从指缝中溜走。于是,当我还在感慨大学四年稍纵即逝时,五年的硕博时光又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为我此生的学生生涯画上了句点。
犹记得的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壮志满怀,憧憬着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作为;也记得遇到科研瓶颈时,难过后悔,想象着让一切都重新来过;更记得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时,欣喜激动,期待着开始崭新的人生。五年,承载了我大部分的青春岁月,也让我从一个爱幻想,不切实际的乐天派转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脚踏实地的行动派。五年,囊括了我最痛彻心扉的成长故事,让我从一个单纯幼稚的跟随者蜕变成了一个勇往直前的探索者。快乐过,也悲伤过,坚持过,也后悔过。如果给这段旅程一个定义,我想它必然是我人生中最难熬却也最精彩的映画。我遇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朋友,是他们的陪伴与关怀让我在最艰难的时刻仍然能够坚持下去;我遇到了人生中最优秀的老师与同学,是他们引导与帮助让我在最迷茫的时刻找到人生的出口。而如今,离别将至,虽有万千不舍,却只能继续前行。近物所之于我,是如同家一般的温暖存在,今天我即将离去,但我愿以最努力的姿态来完成明日最完美的重逢!
良多感慨,只叹时光匆匆;万千感激,唯愿祝福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