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停下,开始新的征程——对2008届毕业生的致辞
侯明东研究员
缘分是世间最神奇和不可思议的,在茫茫人海中,我和你们——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东南西北,却相聚在皋兰山下黄河之滨,你我有幸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结缘。诗人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是的,我们都是偶然地投影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波心。而今天你们完成了你们的硕士或博士的学业,我们又要分手,又要奔赴新的岗位,踏上新的征程。但我们没有离愁,没有别绪,只有期望,只有祝福。雏鹰终要离巢,广阔的天空会丰满你们的羽翼,小树终要撑起蓝天,风雨才能使你们成为栋梁。虽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勿忘我们相会时互放的光芒。无论在哪里,都是祖国的需要,都会发一份热放一份光。
三年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但给你们留下的回忆却是那样的久长。在图书馆沉醉在书的海洋,在实验室度过愉快的周末,体育室留下健美的身影,在计算机前深夜未眠。怎能忘记学术上激烈的辩论,又怎能忘记彼此间真诚的无私相助。
在这里你们明白了科学是一盏神灯,它带给了人类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它要求追求者一生的奉献。在这里你们开始领悟人生的真谛,开始懂得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恩,你们的眼界和心胸逐渐变得开阔和高远。
不管你是个性内敛,少言寡语,还是热情奔放,激昂陈词,不管你是莽撞冲动,年轻幼稚,还是镇定自若,成熟稳重,你们都在所研究的领域,显露出东方的智慧和创见,施展了才华,奉献了自己。
在理性的科研背后,你们依然能感受到朝气蓬勃的气息,难以言传的、富于节奏的生活。无论是晨曦将至或晚霞满天,无论是和风夏日或瑞雪严冬,生活都是芬芳而多彩的。在黄昏中散步,傍晚的球赛,生日的团聚,赶写论文的忙碌,最平常的小事都无比生动地记录了你们的分分秒秒。相信就是你们到了老年,也会回忆起这些生活的片段,深深地搅起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眷恋。多久多远都会感到熟悉而亲近,因为那曾经溶入我们的生活,是生命中的一个美妙的段落,刻在内心深处,会弥漫我们的一生。因为,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今日相别无酒,几句平淡的话语却情浓于酒。期望你们永远不要失去对科学强烈的好奇心,去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人生之路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完成他的旅行,别停下,把今天作为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
收获正确的人生态度
博士生 赵环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四下半学期来所里实习时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转眼间已经到了博士毕业的时候。站在毕业的门口,回顾来时的路,往日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有太多的体会值得回忆和诉说。
由于一直以来在学业上的顺利,自己对未来对责任都考虑得很少,就这样懵懂着读了研究生,又在懵懂中度过了研究生的前两年。总以为自己在天赋上占有优势,从来不肯在学习和工作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顶多过一个阶段给自己定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完成之后就沾沾自喜一阵子;而遇到问题,往往像鸵鸟一样,不敢面对。虽然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总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还认为自己的态度超然。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还为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而惋惜。幸运的是,转变还是到来了,虽然有点迟。最开始反省自己是因为看到了导师做事的态度,虽然他很忙,但他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就会很执着认真,从他这种作风中,我逐渐明白他为何能达到现在的成就;而自己在生活中的挫折加速了这个转变的过程,虽然当时觉得痛苦,但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幸运,如果不是这些经历,也许自己会走更多的弯路,而浪费的是大好的青春。
如果问我,在读研究生的几年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我的回答是对人生的一种正确的态度。早在中学时,保尔的名言就已经烂熟于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但直到现在,我才对这些话真正地认同。
站在毕业的门口,我的心里少了几分对过去的不舍和留恋,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博士生 韩建龙
在结束的时候,多数人会想到开始。
当五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终结的时候,我也在想开始的日子。还清楚地记得来到兰州的第一天,在火车上巧遇同班同学,也是后来的铁杆儿好友李庆瑞,两人高高兴兴地下车,见到了来接车的刘紫玉师兄。于是,很兴奋地来到了新宿舍,见到了室友王凤臣,见到了同学姚会军……从而结识了35位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从此,我便与这个家庭的欢声笑语结下了缘分。我们这个大家庭是一个充满温暖快乐的大家庭,欢声笑语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大家庭。五年的时间,这个大家庭里,有人恋爱,有人结婚,有人生子;有人考博,有人出国,有人辞职;有人提了职称涨了工资,有人买了房子置了产业,也有人玩儿股票被套成负资产,可无论是喜是忧,总有这个家庭的成员与你分享着共担着。这是一种幸福,一种值得我怀念一生的幸福。
两年前,这个家庭经历了一次离别。有一半兄弟姐妹离开兰州奔赴全国各地,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那段时间,我哭过,我想这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这个家庭里都是重情义的兄弟姐妹,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千里之外,甚至自从那次离别后便不曾再相见,但是这个家庭里的情义不是时间和空间所能隔断的。而今,离别的氛围再次来到了这个大家庭。其实,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从开始那一天起,就清楚地知道离别的日期。可是当这个日子最终到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它来得太早了,早到让人觉得仿佛昨天才开始的美好生活今天就结束了。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可是我们知道,散了今天的筵席,是为了明天开始真正的人生盛宴。毫无疑问,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拥有灿烂美好的明天!
我从心底里感谢兰州。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兰州吗,我会老实地告诉他:一般般吧。
可是如果有人问我兰州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我会郑重地告诉他:很重要,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去过西双版纳,我喜欢那里,可是我不会常常惦记那里。因为那里没有人留在我心里。我会常常惦记兰州,怀念兰州,因为兰州有我的青春,有我的生活,有让我时时惦念的老师、朋友和亲如一家的同学。人因情而记忆而怀念,兰州留有我五年与老师与朋友与同学朝夕相处的情,没有什么能让我忘记这情,没有什么能让我不怀念这情。
我从心底里感谢近物所。也许有人会觉得我感谢近物所是因为我从近物所得到了很多。其实,多与少,好与坏更多的时候在一心之间。可以说,我们每个同学都从近物所得到了很多。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五年的青春时光,我们笑过哭过、爱过恨过,酸甜苦辣都尝过,一个普通人一生最美好青春时光中,有五年是在近物所度过的,我们在这里得到了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我们从这里得到的都已经足够多了。我们应该心存感恩。
五年前,我们心怀希望的火种在兰州聚首,今天我们走出象牙塔,准备扬帆人生的海洋,我们的理想已经比我们来到兰州的那一天更加明亮了,我不会忘记这片热土——兰州。
为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致哀!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博士生 谢漪
2007年底我跟近物所签订了“预聘用”合同,也就是2008年7月我能够成为一名正式职工。签了合同后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在读书时做些什么,工作了接着做就对了,好好干活总不至于被开除,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抓住。反正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也许这就是80后的特点吧:考虑问题只顾自己。
同样也是2007年底,我的家庭也发生了一些所谓的大事,父亲的工作单位正式宣布破产。父亲已经离开单位很多年了,我以为破产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他依然闷闷不乐了好久,家里人都认为这种情绪大不了蔓延几天。但在事情发生半个月以后,父亲有一天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人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工作的单位,因为没有单位的人心里空荡荡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观点,我随声应付了几句,压根就没当一回事。2008年5月,父亲要离开单位了,在5.1放假期间父亲天天都出去,很晚才回来。家里人认为他想要散散心,没当一回事。直到5月8日我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才知道事情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父亲在5.1假期期间将办公室沙发所有的套子都拆洗干净,柜子和玻璃都擦干净,甚至将办公室墙上的陈年污迹都用砂纸打磨干净,在离开的前一天将他所在那一层的地板都拖干净。母亲在电话里一直抱怨父亲是个傻瓜,但我的心感到一怔。父亲书读得不多,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算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无商不奸,经商多年的他道行不浅,而且及其吝啬,节约型社会的最有力拥护者,胆量小,不敢做大的投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家的水平也就是小康。我很爱父亲,但从没想过崇拜。
这次父亲身体力行的教会了我这个未来的博士一个人生最简单的道理:责任。27岁的我对家庭、社会和工作要肩负起责任。其实我讨厌责任,责任和自由之间我更喜欢自由,一想起责任我的头就一个赶上两个大,麻烦!家里的责任我一向都丢给父母,单位的责任有老板呢!就连我人生的责任我也是以自己年龄小而一拖再拖,反正天塌下来还有比我个高的人顶着呢,不用着急,能逍遥几年算几年。但这次父亲的表现让我感到了他内心的强大,有一些真正强大的人他们会在不经意间让周围的人感到自己的力量,我从没想到这样的人会在我的身边出现。父亲让我这个逃避责任的80后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人原来可以如此高大,如此激动人心,如此性感,一种只属于50多岁中年人的性感。我开始对我的责任跃跃欲试,成为这种强大的人已经成为我的梦想,我的心里充满了力量。
博士生 陈兰芳
在兰州五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才发现对这个城市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如今就要去另外的城市,另外的单位,还真有点不舍得离开。也曾在别的城市生活过,通过对比,还真感受到兰州的好。
曾在NB市一年,碰到过N次公交车司机和乘客吵架,那么野蛮。在兰州五年,从来没有见这种情况。据说在兰州,如果乘客投诉了哪个售票员,那个售票员马上下岗。
在NB市,饼干打开一两个小时,就受潮了,不好吃了。而在兰州,饼干打开几天也没事,而且越放越干。在NB市,洗了衣服毛巾,一般要两三天才能干。而在兰州,一般半天就干了。不过,在NB市,不怎么喝水。而在兰州,每天不停喝水和上厕所,还是成天口干舌燥,经常嘴上上火。
曾经去BJ市学习过九个半月,发现很多超市像隐蔽的大老鼠洞,要七拐八绕走上几里路,逛过两旁的各色小店,才能走到买需要的东西的地方。而在兰州,一般超市都在大路两旁,有的即使在地下,也顶多走半里路。
在BJ市,所有公园博物馆都对研究生全价,除了TT公园勉强给我便宜了几块钱。而在兰州,去过的所有大小公园都对研究生半价。因为国家规定好象是“在校学生”,没有指明研究生是否包括在内。既然火车票都对研究生半价,那么研究生是否该享有公园的半价权利呢?
不管怎么说,每个城市都有其特色,很难说孰优孰劣,因为各有利弊。在我即将离开生活和学习了五年的地方时,即使在这里曾经被误解,被伤害,曾经多么悲伤过,曾经多么希望马上离开她,但还是会恋恋不舍。因为,这里同样也有温暖,有爱和关心,有放不下的人,有牵挂的心,有看了多少遍的花草树木,有吃了多少次的瓜果蔬菜,有逛了多少次的黄河边,东湖畔。
博士生 李永青
我是一名甘肃的学子,五年前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理论物理。在将要毕业的日子里,我慷慨良多,五年来的点点滴滴,如昨日才发生过。初来这里,见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地域的差别,让我思考一直以来自以为完全正确的东西。在办公室里,是不一样的师兄、师姐,他们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对待学习、科研的态度和不同的最后的结果,使我能够思考和选择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合适自己的方法,使我从一开始就有了较高的起点。在导师那里,我看到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目标明确地学习更多需要的知识,使我后来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还有很多老师让我看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从师弟们身上看到了信息对于今天的我们的重要性……,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五年来的收获,它们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将使我终身收益。
博士生 罗培燕
五年前,怀着对物理的热爱、对科研的敬慕,我来到了这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五年里,朋友让我获得友谊,导师教会我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多的老师让我看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不经意间,五年已悄悄滑去,已到了离别的季节。熟悉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的声音,偶尔传来的亲切的话语;电梯里总是碰见,也算是相识却从没有共语的同学或老师;花园小径上在开始时引起很多人不满的石板路……,这些都见证着我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我已感受到它们的慢慢离去。曾经的轻狂断言这是一次绝不回头的离去,蓦地发现它们已浸入身体,将永远不能剥离。我属于这里,无论走到哪里,始终带着你的信息。
博士生 彭宇
2003年7月,我整理行囊,告别家乡,来到兰州这座地处西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肩负着亲人的殷殷期盼,承载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踌躇满志、带着年轻的自信和些许轻狂走进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度过我的年轻生涯中最值得珍视的五年时光。
这是奋斗的五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于一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子,是一处需要仰望的神圣殿堂,为了珍惜在这里深造的机会,为了实现自我超越的梦想,奋斗,就是我的精神,我的动力。五年,近千个日日夜夜,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宿舍,简单的两点一线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看似单调,却给予我丰富的精神追求。求学之路,本就漫漫而艰辛,我用自己坚定的努力见证了上下求索的执著。犹如一次次攀登高峰,每到一个新的起点,就意味着离峰顶又近了一步。辛苦吗?的确,但在这里,我找不到不去奋斗的理由,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那么多科研的技术,那么多宝贵的经验,都让我沉浸在努力、努力、再努力的信念里,不能自拔,辛苦亦然,坚定不改。
这是成熟的五年!从22岁到27岁,人生最青春、最灿烂、最光彩夺目的五年。22岁的我不能说年少轻狂,但也傲气十足,大学毕业,顺利深造,伴随着多少羡慕的眼光,也激发了我心里满满的自足。23岁,24岁,25岁,当我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刻苦读书的氛围里的时候,我学会了冷静,分析了自己的不足;我懂得了理智,战胜了心理的冲动;我敬佩我的导师,确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渐渐地,实验失败我不再焦虑,冷静分析,积极改进;论文受阻我不再抱怨,重新修正,尽善尽美;心情低落我不再逃避,勇敢面对,自我调节。对朋友,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疼惜;对老师,有了不尽的感谢。直到今天,我看到27岁的自己,充满激情但不失理智,自信自强冷静处事,这是五年的奋斗给予我的另一层收获。
这是收获的五年!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这是在近物所五年里,我用实践证实了的真理!从五年前只是熟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到今天具备了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从只知道一个人埋头苦读,到懂得团队合作、自我完善。记得在这里第一次得到导师赞许时的高兴;第一次成功发表学术论文的欣喜;第一次独立完成一项科研技术的激动……收获的又仅仅只是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情同兄弟的朋友,还有我甜蜜的爱情,五年时光,如今,我满载而归!
这是难忘的五年!这是必须铭记在我人生阅历中的五年!难忘恩师,难忘同窗,难忘兰州这座给我收获的城市,难忘近代物理研究所这片培养我的沃土。2008年7月,同样的炎炎盛夏,同样的火热心情,我再次打点行装,满载希望,踏上行程。不同的是,我带上了我的奋斗,我的成熟,我的收获,我值得骄傲的五年时光,继续为了明天拼搏吧!
博士生 徐杨
回忆过去总是那么短暂的,过去五年的生活学习片断一幕幕在脑海里划过,我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生活五年了。
在近物所的这五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带着母亲的骄傲、同学的羡慕和自己的理想,我来到了这里。第一年的新鲜:第一次跨出家门的我,对西北的这个城市还是那么陌生,看什么都带着好奇,听着天南海北的同学说着家乡的故事感觉是那么的新鲜;第二年的习惯:慢慢的习惯了这里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异乡人,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不再拿家乡和这里比较,每个城市都有它的好。第三年的刻苦和勤奋:原以为废寝忘食的工作只是书上的故事,它离我们好远。从没有想过我也有加班工作熬通宵的时候,连续工作30个小时的经历是那么的痛苦和难忘,虽然当时心里不停的抱怨,现在也成了我向别人吹嘘的资本,咱也为科学献身了好多天;第四年的枯燥和匆匆:研究生的生活是有那么一点枯燥的,每天就是三点一线:宿舍、食堂和办公室,即使周末休息也不愿出去逛逛,办公室成了习惯呆着的地方,网上称之为“宅男”。为了找一份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不停的投简历,参加面试,最终还是留在了西北。最后一年的不舍:真要离开了,还有点的不舍和伤感,和蔼的老师、融洽的同学和习惯的生活让我喜欢上了这里。
毕业了,既是一个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带着些期许和紧张,我将脱离学生的身份,走入新的工作岗位。不管在学生时代做的有多好,也要重新开始,重新在新的环境下得到他人的认可。为了理想的生活目标,要付出比现在更多的努力,不要因为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放松警惕,不要因为高校的轻松环境而麻痹了自己,记住了,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期待未来总是那么漫长和遥远的,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在即将离开的日子里,去弥补未完成的遗憾,去做以前想做而未做成的事,去抓紧时间和朋友、同学和老师分享欢乐的时光,不让我的研究生生活有任何的遗憾!
博士生 姚会军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学生时代的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留下的只是那断断续续的回忆。从这些回忆中,可以清楚地勾勒出我的成长轨迹。多少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跌荡起伏,也不知有多少人在我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一次次把我扶起,也同样是他们与我分享我生命中的快乐与幸福,这里面有亲人、同学、朋友,其中也不乏仅有过一面之缘的路人。
此时站在漫漫求学道路终点站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磨砺,我已经逐渐成熟,不但可以利用所学去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在历史前进的车轮后留下一点点痕迹;而且更懂得如何去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珍惜流过的时光。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那颗本就脆弱的心,使我更加意识到生命的脆弱、短暂与弥足珍贵,往往就在那一瞬间,就会生死两茫茫。值此毕业之秋,正是我施展才华去实现我儿时梦想之际,也是我要回报社会、父母、老师之时。
经过多年拼搏之后,当我再次一页页翻开那厚厚的日记本,我希望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会因为自己错失太多的机会而遗憾。
博士生 付芬
时光飞逝,又一届莘莘学子将要从近物所毕业了。在近物所生活、学习的五年里,一切由陌生到熟悉再到相知,由惊喜到平淡再到深深的依恋。敬爱的老师,亲切的同学,宏伟的储存环,温馨的寝室……近物所的一草一木已经化为我们永不褪色的回忆。
五年的学习历程就像一条山谷中的小径,一路蜿蜒而行,有努力攀登的淋漓酣畅,也有举步维艰困境,所幸的是无论走到哪里,每当我们抬头时都会发现路边的景色足以涤荡心中的尘埃,让我们重新获得前进的动力。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热心帮助,所有近物所师生的共同努力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科研氛围,让每个置于其中的人都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让我们在饱饮知识甘泉的同时,获得精神和人格的升华。身在近物所的五年,我们深深为近物所认真求实、拼搏进取的科研精神所鼓舞和感动。什么是朝气蓬勃,什么是奋斗拼搏,什么是团结合作,什么是真诚友爱,这一切的答案我都在近物所找到了。
如今,我们已经背负起明天的行囊,脚下的路延伸到四面八方。借此机会,我们想对近物所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说声谢谢,你们的付出让我们终身受益。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在各自的人生到道路走向辉煌。也祝愿近物所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博士生 黄天衡
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
东窗未白孤灯灭。
——《千秋岁》
五年的研究生阶段很快走进了一个尽头,在毕业之前学校要求写篇毕业总结, 当开始敲打键盘的时候,说实话,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离别的日子一天一天的倒数,而我在中科院这美好的五年也即将成为记忆中的永恒。
夜,静了,
时间永远留在了过去。
有如飞驰的紫燕,
永远抓不住它的瞬间,
永远来不及细细品味,
它的容颜。
20个非凡的季节,
刻着的每一天,
都像是昨夜喝下的牛奶,
清晨起来,
依然能够感受它的浓烈。
曾经的我满怀青涩的梦想,
离开熟悉的邕江水,
一个人,一个影子,
就像拿着一份神奇的入场卷,
来到这陌生的舞台前。
从不知道这个一个什么样的舞台,
什么样的服装会披在我的双肩。
只是一个人,
默默地握紧着,
自己执着的信念,
不断反复吟唱着,
要去拥有怒放的生命。
源源不尽的是文献,
滔滔不绝的是实验。
经常累得不分昼夜,
不时还得靠方便面。
入乡亦随俗,
渐渐地
不再为漫天的黄沙而愁怨,
不再为纷飞的鹅雪而惊喜。
更多风土俗化的饮食,
还有个性活泼的新朋友们,
为我的新生活描绘出多彩的符点。
再过一段时间,
我又开始新的探险。
但不会像从前,
我已经变得更成熟,稳重…
旧曲续前缘,人散尽无边。
同心修饰梦,共筑长城坚。
博士生 袁小华
写感言,好难!什么是感言,我理解感言是一段有感而发的话。是什么感?是感谢,感动,感受,还仅仅就是感觉?我认为,只要用过心就可以,并无需具体。想写散文但似乎还是要回归论文的格式,用脑又在支配着用心了。
毕业将近,应该是到了要检讨一下自己用心不足的时候了。首先,心无大志,以至有理由逃避艰苦的学习、枯燥的阅读。用心不专,从而会自如的在若干个题目间徘徊,无法真正的深入一项研究。不虚心,不听建议又藐视困难,终使工作不能做到深度。
逃避,选择延期毕业以舒缓工作压力,狡兔三窟以避重就轻,最终还可借老师的翅膀以避风雨。然而,终于还是要毕业了,不再有地方可以躲避,30岁的人该有自己的担当了。从前,作为胜利者进入大学,以为是成功者而读研究生,当历次毕业大家都颇有所感触的时候我好像都能不为所动。然而,这次面临无路可逃,需要直面社会挑战,不由得还是步了他们的后尘。
我相信,有了这个检讨我的研究生经历才是完整的,有了它我将不再畏惧前路,有了它真正的成功才有可能。感谢我研究生生活,她容忍我的怯懦,容忍我犯错。也感谢这次回头望,它会使我坚强,让我努力,让用心去工作,去生活,去感受。
博士生 段敬来
三年的博士学习时间转眼即逝,又到了毕业的时候。在人生的二十多个春秋里,好像已经习惯了毕业和入学。可是这一次不一样,只有毕业,将不会再有入学,至少是不会有正式的入学手续了。可能是由于这次毕业的不同,头脑里思绪万千……
在这三年中,我已经从一个只知道科研“皮毛”的博士生蜕变到一个“略知一二”的即将拿到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知恩报德,饮水思源。我的成长离不开近物所的精心培养和许许多多人的无私帮助。在这三年中,近物所为我的科研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由于我们的研究方向起步较晚,实验室里好像什么都缺。每次向导师和所领导汇报困难时,总是能够得到当时情况下最满意的答复。所里的支持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相关实验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困难在一个一个被攻克,成果在一个接一个涌现!然而,最令我感到高兴的不是科研成果的出现,而是我日益清醒或者说已经有点想法的头脑。而这一切得归因于近物所的培养!
在即将毕业之时,想说一声:谢谢您,近代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 高启
五年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尽头。曾经是多么的盼望着早些离开,但到了真正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刹那,才知道,自己对这里是多么的留念。在这里,留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和记忆。
初入校园,对什么都如此陌生却又好奇,于是凭着各种兴趣选择了各种生活方式,体会了各种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由这里第一次登上了梦寐的舞台;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的人,有的成为了朋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甚至会对彼此吝惜一个微笑。
始终认为自己很努力,很珍惜,但为何到最后还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还会有这么多的遗憾?总是回头想,这件事如果那样处理会更好,但已无济于事,上天不可能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即使真的重新来过,可能结果还是这样。生活总是这样一天天的过着,甚至在前一天还感觉是理所应当、无所谓的,但不久就要离开,突然才感到了太多的无可奈何,感叹为何不生活的更有意义。
五年,想想很长,过起来却是如此短暂,往昔依旧,眼前重复的竟然是五年前的光景,最可怕的是,记忆丝毫没有模糊。这才重新感叹,时光荏苒。
思维很乱,想到很多却不知如何描述,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记忆中留下了好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但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没有时间。现在甚至还有很多的茫然,我会一直努力,为了某天能回母校,重新走过那段路。
五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步!
博士生 黄明辉
转眼间研究生生活马上要结束了,不知不觉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快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在研究所里,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和刻苦学习一样重要。在科研工作中要有钻研精神,学会独立思考。研究所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交流能力的一个地方。所里会经常组织一些好的活动,经常参加这类活动不仅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更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如何更完满地去处理一个问题,一件事。学会理解和包容,学会善良,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的。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对待同学或其他人,都应该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和关心。还有几天,我们即将离开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很舍不得,但有首歌唱得好“离别不就是意味着下一次地重逢吗?”衷心希望我们的研究所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博士生 刘纯宝
五年前,从黄海之滨的烟台来到了西北内陆古丝绸之路上的兰州,开始了我的读研生涯。兰州就像镶嵌在苍凉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穿心而过的黄河赋予了她江南水乡的灵气。大西北是宽广的、博大的,这也铸就了西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清冽的酒、芳香的烤羊肉成为这里的一大饮食特色。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位于兰州的东部,它曾经为祖国的核弹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这里因此也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核物理方面的专家,使近物所成为中国核物理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长期以来,这里的研究工作者形成了艰苦朴素、求实创新的学术作风,这种只做贡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尤其珍贵,最重要的一点是近物所培养了我事实求是、摒弃肤浅的研究精神和思考方法。
转眼就要毕业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熟悉,人都是这样的,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离开时难免有种不好割舍的留恋,这里老师、同学、食堂师傅、医务室医生、甚至公寓管理员,一张张亲切的面孔都将成为回忆。相聚、别离和重逢组成了人生的大部分,但我确信这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以此为起点,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下面写几件值得纪念的小事:
斗争篇
渭源路研究生公寓曾经是多个研究所学生居住的地方,人来了一波走了一波,公寓还是老样子,也许是一楼餐饮店的缘由,楼内生有许多蟑螂,还有臭虫。蟑螂怕光,人一来就或跑或藏,至少可以眼不见为净了;但臭虫是很阴险的,经常半夜里趁人熟睡之际出来乱咬一通,明日醒来手脚则是惨不忍睹,忍无可忍时,决定治之。清理了所有杂物后,喷药,封门三日后,入内查看,发现蟑螂、臭虫横尸一地,仔细查看发现仍有部分臭虫留有生机,于是,复喷一次药,封门三日后方入住,果然可以平安睡一夜了。
心动篇
四川地震的余波传到了兰州,当时我正在楼上做答辩准备工作,首先是老师感觉到了桌子的晃动,随后众人都看到了悬挂的日光灯的摇摆,于是大家都找地方躲藏,稍平静后方跑出办公楼,这才发现楼下已经聚了许多人,大家都在谈论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我的论文答辩时间也因此推后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当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动,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老师们在地震发生时的镇定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要离开这个以水车和牛肉拉面著称的城市了,真想多看一眼这里的一切,就要离开生活了五年的近物所了,平常视如不见的水池、金鱼这时看起来却格外漂亮;永远都是一个味道的食堂饭菜此时吃起来也好吃多了…… 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刻都将是美丽的回忆。
博士生 毛瑞士
来到所里的时候几乎一无所知,在实验室无从下手,幸而有老师和同学同事们的耐心教导,才能慢慢适应并参与进来;在生活中也受到许多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读学位期间和之前的工作相比,在工作内容的总结和工作本身的系统性方面的感觉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导师的教诲和要求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期间的这种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六年的学习,比其他人还多出了一年,自己则在这里更久了。同一级的人去年早已毕业,在这里看到人来了人又走了,自己则一直在这里,渐渐的对此也没了什么特别的感觉。很少和他们联系,但偶尔也会想起,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好,都能够在努力后有一份收获。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画的圆越大接触到的未知就越多,没有哪件事容易做到完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我能做得更好。
博士生 冒立军
5月11日,我的论文完成最重要的一环——顺利通过答辩。在做论文到答辩的整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反思了一些东西。
首先,回想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杨老师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做课题的“自由”是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应该让导师知道你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导师毕竟有知识和经验,他可以帮你走更可能是正确的方向。
其次,自己性格的反思。我总结了两点。第一,我在感情联系上,包括与朋友的联系上存在问题,经常是好久不联系,这点我父亲也说过我好多次,以后要注意。第二,我做事喜欢单干,这应该是高中就一个人出来上学养成的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习惯。做课题的过程中从来没有主动找过导师,也从来不与同学讨论;总感觉自己能搞定。现在想想,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包括时间、精力、资源、成果等等的浪费,导师说,如果多些沟通,我会出更多的成果。这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尤其要注意。
博士顺利毕业了,感觉自己在各方面比五年前时都有了很大的长进,性格上要成熟了很多,还有很多有意义的经历,结识了几个朋友。这就够了。
博士生 千奕
5年的青春 从没有如此从容的走过。在这里有岁月的嬉笑怒骂,有曾经的激昂,也有我们颓废的过往。总感觉前面会有新鲜的一切,我们将拥有无数个红草莓般的日子;把郁郁葱葱的诗意写在风中,把明明灭灭的渴望寄给山泉。未来的秋天金色灿烂,鸽在蓝天,洒一路阳光,洒一路歌声……
有了友情,就少了许多烦忧,多了美好回忆。离别不代表永别,挥手道别昨天,但却让我们彼此珍藏多年的友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毕业不是感情的终结,而是力量的扩散。
弥望苍穹的寥廓和空灵,回首从指缝间不经意滑落的岁月,咀嚼这一段苦和甜搅拌的人生。天是这样地蓝,明天我们将离开温馨的避风港,未来的路延伸到四面八方。或许一帆风顺只能是人类最美好的祝愿,或许前方的路并不平坦,甚至会有惊涛骇浪暴风骤雨险石暗礁,然而生命不正是因为撞击的浪花而激昂吗?风雨的洗礼会让我们褪尽稚气和单纯,历经沧桑走向成熟,不变的是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有的精神家园。我们仍会无所畏惧,奔走迢迢!
博士生 雍高产
我从乡下跑到兰州,弹指一挥间六年过去。感谢近代物理所的海纳百川,将我这个政治专科生面授不足一月的物理本科生纳入麾下。而今我这个函授的博士生也即将结业。自己一路走来,不仅验证了四十多天学一门课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还通过耳闻目睹所做所想,产生了一点对科研的看法。假定生活问题已解决,倘若还痴心不改地热衷科研的话,那么下面的东西或许有点用。
先说科研选题。周济说,要顶天立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要能改变世界。上述标准缩小一百倍,就是说,做基础研究的要选国际重要的前沿基础领域,搞应用的要考虑到其应用价值的重要性。这就是something important. 对于我们小人物来讲,选择一个目前看来刚有苗头但有发展前途的方向至关重要。把握的好的话,若干年后,你与这个方向同步发展,你那时想不牛都难。这个方向的把握,要从你的专业领域,物理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甚至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然,如果愿意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甘为他人做嫁衣,也无可厚非。但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在你归西之后,面对你的骨灰,高尚者将不会撒下热泪。上面说的属战略选题。至于战术选题,胸怀研究课题去看其它专业文献即可。联系创造事物的质,看不同的概念之间是否能建立起某种联系,能的话,idea就有了。这其中,类比算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了。
然后就是怎样做的问题。虽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做不出来也不行。基本功扎实,精力充沛,就自己干。否则,就要善于借力,以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之不足,进而达到目的。合作交流是当今科学最明显的特征,具有团队意识很重要。如果融入优秀的团队,不要时刻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要有奉献精神。对于凝聚力不佳,人心不齐的团队,恭喜你有机会实践老毛的统一战线理论了。
如果幸运地得出了结果,还要看物理上是否something new. 发文章与造人不同,一篇文章的出世,相对于现存的浩如烟海的文献来讲,没有something new的话,那是很可悲的。要something new并不难,充分阅读文献资料就能做到。
最后就是结果检验,即how to test的问题,也就是坚持走理论实验或者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不关心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除非你说服了全世界,不然是难以成器的。因而,做理论的关注国际著名实验室或机构的proposal等是很重要的。
顺便啰嗦一下,适时补充些中外哲学、逻辑,兵法之类的维生素并不增加你的负担。相反地,祖宗们的智慧将有助于你的科研战略战术的谋划。
博士生 张金泉
对每一位研究生学子而言,顺利完成学业是其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毕业既是科学院对近物所、近物所对学生导师多年来付出汗水的肯定,也是单位对学生本人辛勤付出的肯定!
毕业之即,回顾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感慨颇多,这段人生洗礼历程将是我一生的财富,终生受益。
首先感谢各位老师,特别是我的两位导师,引领我走入科学的殿堂,教导我做人的道理。是他们给予的指导和支持,才使得我能够在困难中不断进步。是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待问题的冷静,对人的坦诚,给我树立了今后为之奋斗的榜样。
感谢所里的领导和人事教育处各位老师高效率耐心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感谢同事间相互帮助,合作的精神,使我从进入近物所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们多年来默默无闻的支持,才能使我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工作和学习。
近物所让我进一步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合作。然而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今后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有在所里学习期间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加之日后不懈的努力,相信必将能够克服。
如果说本科的学习只是让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成长起来,那么在近物所十年的工作和学习无疑让我逐渐成熟起来。这个成熟的标志就是让我真正明白了技术工作者所承载“责任”的价值。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任何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与民族的荣辱兴衰休戚与共,放下骄傲与荣耀,拾起谦虚与平实,勇于挑起对国家、社会的重任,是一名技术工作者始终应该铭记在心的!同时,作为技术人员,我也明白,对大多数技术人员而言,选择了技术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终身默默地奉献!
过了今天,部分毕业同学怀着对各位师长的衷心谢意,怀着对青春时光的无比怀念,怀着对近物所的深厚感情,告别尊敬的师长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步入向往和憧憬的社会。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各位完全一样,仅仅不同的是我将仍然留在培养和抚育了我的所里。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我想我们的汗水与辛劳,我们的欢笑与喜悦,我们的尝试与失败,我们的努力与成功都将永远完完整整地保留在我们回忆之中。让我们牢记“求实,创新,协作,奉献,和谐”的所讯,为我国技术物理事业的腾飞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近物所的明天更加辉煌!
硕士生 周清明
大学毕业后又经历了五年的校园生活,这几年过的似梦似幻,入学前梦想着入学后的忙碌而多彩的科研生活,那时对未来有着很多憧憬。入学后体会着真实的科研,没有太多忙碌,亦无多彩缤纷,回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傻,又有点痴,总觉得自己能在这块天地有所作为,总是坚持着自己的那一份坚持。当面对寻找新的工作时,那份坚持显的那么的无知。现实会给无知以教训,当后悔来不及时,我们只有昂起自己那曾经高傲而现在还不知是否仍然高傲的头,继续前行。要毕业了,也许明天会更好吧,明天会否仍然有那分曾经的坚持,如果没有,那我还是不是我呢?闲时总会问起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答案,但现实已经给了我答案,只是我总是不希望这个答案将过去的我改造成将来的我。选择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痛苦是因为太多选择,幸福是因为选择了所选,而不再为选择而痛苦。
明天的我还是今天的我吗?我不知道,只能用今天的选择来决定明天的我啦!
硕士生 方正
值此毕业临近之际,有感于母校的培育之恩,如果一定要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我那交错的思绪,那么我想是感谢,挑战和责任。我们即将拿到的毕业证书不仅代表了科学院对我们多年来付出汗水、收获果实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寄托着师长、家长和朋友们的殷切期望!
首先要感谢近代物理所的各位导师引领我们走入科学的殿堂,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你们给予的指导和支持,才使得我们能够在困难中不断进步,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是你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待问题的冷静,对人的坦诚,给我们树立了今后为之奋斗的榜样。真心的感谢各位恩师!
感谢近物所的领导和后勤支撑部门高效率的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师兄弟同学间相互帮助,合作的精神,使我们从进入近物所的第一天起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更要感谢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是你们多年来默默无闻的支持,才能使我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工作和学习。
在近物所的三年时间里,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丰富与凝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然而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今带着众人的期望,我们即将奔赴新的环境。我们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我们是否继续献身于科学事业,我们应始终铭记,我们是近物所人,我们在近物所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加之日后不懈的努力,我们必将克服困难,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们就要告别尊敬的师长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步入社会。此时此刻,我想各位与我一样,心中都顿生出对近物所的无限留恋。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今天的这一刻之后,近物所就将成为我们终生亲切的怀念,近物所就将成为萦绕在我们心头永远不会散去的一个情结。我们的汗水与辛劳,我们的欢笑与喜悦,我们的尝试与失败,我们的努力与成功都会完完整整地保留在对近物所的回忆之中。在这份回忆中,也包含着我们对各位师长的衷心谢意,包含着我们对青春时光的无比怀念,更包含着我们对近物所的深厚感情。近物所是我们共同的选择,能够成为近物所人是我们共同的骄傲。让我们牢记研究生院“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腾飞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最后衷心祝愿近物所的明天更加辉煌!
硕士生 何 晶
要毕业了,离别就在眼前。三年来的一点一滴,很自然的在眼前浮现。
北京学习那一年,上课,自习,听讲座,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还和同学一起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我们沐浴在首都的阳光下,每天都那么忙碌而充实。忘不了大家一起记笔记时的认真劲,忘不了合唱比赛上物理学院磅礴的气势,更忘不了宿舍、食堂、班车里同学和老师的一张张笑脸。我们年级是第一批参加北京集中教学的近物所学生,那一年,我们积极进取、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中科院研究生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回到所里,我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科研调研和实践中。这时,我与自己的导师有了更多的接触。调研和实验的每一步,我的导师李强研究员都会抽出时间与我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周密的下一步计划,让我的科研实践从一开始便井井有条。两年来,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了我无尽的启迪;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更让我十分感动。
这两年,通过科研工作和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我也结识了许多所里的其他老师和同学。每当我的实验停滞不前,总有本室的师兄师姐和同学无私地给予我帮助和鼓励;每当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都有热心的老师和同学在旁积极的指导和支持;每当我参加集体活动,也都有友善的伙伴与我认真愉快地合作。生活中有了大家的陪伴,我不仅从未觉得孤单,心中还常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兰州是我的故乡,因此在这里我有了更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三年来家人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尤其是同在所里工作的父亲。在他们的关怀下,我的学习和工作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所有曾经帮助、鼓励过我的人。虽然毕业对我们来说是学业的顺利完成和新生活的开始,但大家心中都有太多的不舍。这三年的生活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珍藏。相信若干年后再回想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浮现幸福的微笑。
毕业了、在路上
硕士生 侯世中
又一个夏天来临了,兰州的白兰瓜也慢慢开始上市了,还是那种甘甜。而我们的心里,却无法道出多少的甜蜜滋味。三年前的离别依然像在昨天,细细回首,似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三年后,我们又在体会一样的生命轮回——毕业,离开一个已经产生了感情的地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体验一种辛酸、体会一种痛苦,重新寻找那些或保留、或失去的枝枝蔓蔓,这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无奈。可年轻的我们,就得学会这种打拼的艰辛,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们又会拥有这样的一种轮回,或许,也不是,因为我们也在学着长大、学着飞翔。
一年在研究生院(北京)的学习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那里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同窗、优秀的住宿条件,我在那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但都不是我最难忘的,我最难忘的还是我在二年级遇到的一位优秀的博士生导师——杨磊研究员。
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我深爱的硕士生导师-李希国研究员,改做杨磊研究员的工作方向——复杂网络。
杨老师为人和善,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常将笑容挂在脸庞,在着急的时候也会露出自己的口头禅,虽也是过而立之人,却也是那般的可爱。杨老师爱玩电脑游戏,有时也运动一下,工作起来非常的投入,在学生的教育上,鼓励为主,从来不发什么脾气。
我为能拥有这样一位老师而骄傲,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与学习了两年的地方了,还真有些舍不得,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关于创业的节目,上面的嘉宾都是马云、牛根生、史玉柱、俞敏洪等等功成名就之人,它们依然还喜欢一首歌——刘欢的《在路上》,我们,我想更是在路上,而且刚刚开始。
我会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毕业了,在路上……
硕士生 李青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快结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犹如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闪动。获得的、失去的,高兴的、悲伤的,自信的、无奈的……一切的经历使我变得成熟而自信。很幸运融入到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集体中,他们像家人、像朋友一样给我帮助和关心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和与他们相处的时光是令我终身难忘的。我会把他们牢牢记在心中。想要说的话很多,但是我想还是把感激存放在心中,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
新的航程就要开始,“伟大航路”等待我的出发!
硕士生 李由
距硕士毕业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原以为会有的雀跃心情却成为些许茫然和惆怅。其实在兰州,在近物所工作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只有两年,但居然产生了一份感情,这不只是对近物所,还有对兰州的。这种感情很复杂,五味杂陈。
兰州的气候不能算好,尘土大、干燥、早晚温差惊人。最初我是很不适应的,可以说现在的我也没完全适应,只是习惯了,习惯成自然,渐渐地也就有了感情。也许对家乡的感觉大抵不过如此。究其原因,对并非十全十美的家乡的那份眷恋之情也是建立在这种习惯之上的吧。对兰州的习惯,最明显表现在吃上。以前平均一个月吃一次面都嫌多,现在却已经离不开各种面食,尤其是兰州拉面,已成为我心中性价比最高的美食。
兰州是个安静的城市,近物所是个极为安静的研究所。人在吵闹的环境中很容易变得浮躁,一浮躁就会迷失自己。反之,在安静的环境中则会沉淀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我不敢说自己在近物所做了很多工作,但至少在完成了必要工作的基础上,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这远比一时的成就更让我感到充实和自信。
以后的日子可能还很长,长到我把很多事情都忘光。但在近物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在兰州度过的日日夜夜,都会永存在我的脑中。
硕士生 李兆龙
从2005年本科毕业考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至今已近三年。在满开第导师的指导下,我也很顺利地进入了高压静电偏转板这一个新的领域。
导师满开第研究员平易近人的性格,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将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鼓励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去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此,谨对恩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满开第导师给了我最细心的指导,提供了大量资料,言传身教的影响了我怎么考虑实际工程问题,让我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和途径。最后,在满开第导师的指导下,我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工作。
在近物所的两年里,我很庆幸能和郭秋衔、杨雅清老师在一起工作,两位老师启发了我对很多问题的重新认知,澄清了我很多认识上面的误区,拨开了我很多思想上迷雾。从生活到学习的方方面面,郭艺珍老师给了我太多的关心和指导,我将深深的怀念这段难忘的学习经历,并对郭艺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还要感谢原有进等老师,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在学术问题上对我的指导使得我收获颇多。
在即将毕业之际,回首往事,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父母。长达19年的漫长求学生涯,是在父亲和母亲的教诲和关怀中度过的。他们多年来含辛茹苦、不辞辛劳,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深的敬意和感激。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的人!
硕士生 刘义才
2005年9月,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的我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对思想觉悟的提高,我壮志满怀的踏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大门。那时在我理解中,中国科学院是中国顶尖优秀智者云集的地方,能来到这里学习,是我今生莫大的荣幸。
在这里,科学院为了使我们这些研究生能安心学习和研究,不仅免去我们的学费,而且每个月还有相对高校来说不菲的生活补助。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和工作在科学院研究所的科学家、院士近距离接触。他们渊博的知识,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无不影响着我们这批年轻人。
2005年9月到2006年7月,更是我这一生难忘的回忆。我们是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批去北京参加课程集中学习的研究生。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没有辜负所里的期望,每门功课成绩在班上是名列前茅。也就在这一年里,我看到了杨振宁,李开复,吴文俊,陈佳洱等大科学家,与这些世界级的大家接触时,让我感受到的是他们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没有想到的是我也能和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与他们接触后使我信心倍增,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努力,将来也能达到他们的水平,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2006年8月,我们完成了在北京集中课程学习的任务,回到兰州,回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回到实验室,这才真正开始了我们科学研究工作。两年的实验室工作,使我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在实际的科研动手能力方面让我受益匪浅。
转眼间已经是2008年6月了,整整三年的硕士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顾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平淡、充实又非常有意义。在这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在研究所学习生活的意义——在平淡生活工作中创造伟大。在这三年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样也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对于今天的我,我感受到的是一种从容与满足,而不是恐慌与抱怨!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实验条件,导师的细心指导更让我收获良多。让一个在科研上曾经是懵懂的青年的我,经过研究所导师的悉心培养,让我逐步进入科研的殿堂。
告别憧憬未来的昨天,体会真真切切的今天,展望美好灿烂的明天。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年科学院研究所生活,没有太多的遗憾,更多的是收获。
收获之余,我也不会忘记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至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苏弘老师。苏老师治学严谨,他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要感谢彭宇师兄、千奕师姐、李素琴师姐、徐四九师兄等以及实验室的员工老师董成富高级工程师、李小刚工程师、马晓莉工程师,在生活和学习上,他们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感谢人教处的邱嵘老师,华明漪老师,黄凯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她们同样也给予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
离开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遍寻思。离别的确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我们走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我们毕业生能在以后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确定自己的新起点,坚持不懈,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在最前方!
硕士生 刘云涛
七月是个热烈奔放的季节,又是一个让人伤感的岁月。
每年的七月,总有朝夕相伴的师兄和温柔善良的师姐离开我们。今年的七月,终于轮到离开的——是我们,离开开朗率真的师弟和聪慧可人的师妹,离开昔日的“狐朋狗友”。
今年的七月,我即将离开那个手把手教我各种知识、不厌其烦教我做人做学问的导师!导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犹在耳边。高老师不但在学习工作上给予我悉心指导,还教给了我许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谦虚的品格都将深深的影响着我。
往事的点点滴滴又回来了!我又回到了刚进所的那段日子:新环境新同学新同事的新奇、第一次独立值班操作电源的紧张、独立设计电路让人无法面对失败的不安、电路终于成功调试在自己手下的欣慰……各种各样的情绪充斥心头。
今年的七月,我还有一个不得不离开的人——自己的爱人。离开她的温柔,她的泼辣,她的善良,她的“邪恶”!现在的我,非常想念她的厨艺,尽管曾经让我痛苦的厌食;非常想念她周末逛街的热情,尽管那是种让人很想体会“以头戗地”感觉的折磨;也想念她强拉我减肥的岁月,虽然最终减肥的是我!我要离开了。以后的两年里,身边不会再有个粘人的家伙,没办法再吹嘘自己的曾经,也没办法侃地理历史来满足所谓的大男子的虚荣。
七月,是灰色的!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离开是为了再一次的相见”,我们相见的日子不再遥远!
七月又是任意挥洒激情的岁月!七月里,我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那里,我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个很想让人体验激情挥洒人生的日子,又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我迈入社会大熔炉的第一步。
七月,的确是让人憧憬的。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新的一切都要我们去发掘。七月又是道分水岭。如果说七月之前的日子是生活在父母、导师、同事的羽翼下,那么七月以后的日子就要雏鹰试飞,独自搏击风浪,亲自去感受社会的美丑善恶、是非黑白。
七月,纷杂的七月!
我的七月,我离别的日子!
硕士生 强赟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年来我体会了不同与大学时代的学习氛围,也学会了如何去搞科研。 但要说这三年来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心虚。
以前,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不管是面对考试还是老师的提问,我从来都没有感到心虚过,总感觉自己可以自信地面对。然而硕士三年时间,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心虚。在北京学习期间,由于英语口语差,使得我在英语课上无法自信,总感觉那个同学都比我厉害,以至于我自己感觉自己得了英语恐惧症。回兰州后,在室里边作报告,也总是紧张。以前大学毕业,第一次上讲台,我也没有紧张过,工作后,面对领导我也从来不紧张。可是当我面对导师时总是心虚紧张。
造成这种紧张不自信的原因,一是以前没有学过核物理,专业基础较差,在读硕士期间,尤其是刚进实验室时,对于新的学科总感觉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处处比别人差。二是从以前的感觉什么都懂到现在的什么都不懂,心理落差太大,使得我不自觉地把与别人的差距放大化。
所以,三年来我努力学习,补充自己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上的不足,缩小与别人的差距。我觉得要想有绝对的自信,就必须有相应的实力,当你拥有比别人更渊博的知识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充满自信。
硕士生 戎欣娟
我又一次要毕业了。刚刚习惯了的面孔又在这两个字中隐匿到茫茫人海中。毕业,是沉重却又快活的词。因为它,我们挥手道别;因为它,我们泪流满面;因为它,我们感受孤寂;还是因为它,我们却向着自己的未来和梦想勇敢前进。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盛大的筵席,总有散的时候。虽然这是我们早已知晓的事情,可是我却没有想到它到来的是那么快。我站在小路边,回首往昔,与朋友喧闹着踏上小径,走过花园。如今,一切依旧,但少了往昔的喧闹。我的心里空空的,总觉得失去了好多,却又不知缺了什么。“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也没有比崔护描述得更加确切的了。
毕业了,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多的话要说,还有什么心愿等待我去实现,我惟有轻轻地对着熟悉的一切说声:再见!
硕士生 王宇
三年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为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若干年后,当我老去,回首这生命中重要的时段,不知我届时会何感何想呢?
三年里,我身处象牙塔内,世界却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是喜欢用大话题,而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复兴的中坚力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不仅反问自己和同龄人,我们做好为民族复兴逐浪搏沙的准备了吗?
三年里,社会变动剧烈,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我而言,消失的是年少轻狂和不谙世事,获得的是冷静思考和理性行动。应该说,这是三年来我收获的最宝贵财富。
回到最先的话题。我想,就我个人而言,恐怕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让生活进一步考验我,让个人的历史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紧紧结合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谁知道呢?
硕士生 薛智浩
我在近物所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两年时间,她给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导师孙友梅老师的亲切指导下,我在学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从而让我在这里获得了我的硕士学位,为我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在这里想再次感谢我的导师,谢谢您在几年当中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无私关怀。
我所在的辐照材料二组是一个关系融洽的集体,我在这个集体中学习感到很快乐,我从组长刘杰老师还有侯明东老师那也学会了许多东西,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各位老师为榜样,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我都会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在我毕业之际,我很舍不得离开这个集体,这个集体的每一天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以后美好的回忆。
毕业之际,特别让我感动的还有人教处的邱老师和华老师,她们在我的毕业工作上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通过这些帮助我才知道她们平时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一声,秋老师,华老师,你们辛苦了,感谢我在这里读书期间,你们在背后默默做的工作,谢谢你们!
硕士生 杨彦云
时光飞逝,毕业在即,年华似水,深深叹息。对近物所之眷恋,如暮年回首般沉重,师恩无数,春雨润物;同学情深,风华正茂。三年前,归帆暂泊,壮志在胸,理想在怀;三年后,扬帆远航,盛不矜夸,衰不言悔,言忠信,行笃敬。在近代物理所的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想这段时光,工作,学习,忙得不亦乐乎。虽然辛苦,但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工作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改进了我的思维,有助于我以后工作事业的更好发展。
有些东西你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地。它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从你指缝中悄悄滑过,譬如时间,譬如青春,你只能斜靠着墙壁,呆呆地看着它一分一分地流逝过去。近二十年的学子生涯,生命的四分之一,长了点,要结束了。悲伤,失落,快乐……或许都是,又好像都不是。从此之后要走上工作的岗位,人生的下一个二十年该如何,不知道,现在也不想知道……
感谢上苍,感谢父母,感谢恩师,感谢朋友,感谢所有的人。
硕士生 杨义涛
到现在已经毕业了好多次,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似乎越来越没有以前毕业时的那种强烈的感觉。网络的出现跨越了地域的障碍,所以这感言写的越发没有滋味。看看以前的同学留言,再看看别人对此的总结,很有意思:
初中时,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高中时,豪气干云:二十年后欢迎到怀仁堂来做客
大学,有点酸了: 别宴已尽,离歌随起
断桥孤山今朝别
老燕衔得新泥回,
问君何时载誉归?
和山俊秀,池水清明
四载岁月常依依,
此去须怀报国志,
不忘春风化雨情!
上述虽说别人的总结,然而仔细想想,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一代,确实是这样。也许,这种相似也不仅仅体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也许一切都会归于理性化。在社会上折腾几年下来,谁还有最初的那份热情和理想,深深的明白生存才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下面一位老兄的留言也许代表了我们这个年龄段里不少人的想法,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的人生理想:“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硕士生 张大成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一句熟悉的谚语越来越深切的被感知。三年前,满怀憧憬的奔赴北京,如今,都要走向各自的明天。北京研究生院一年的学习,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研究生院的名校风范,诺贝尔奖得主、著名学者等等大师级的演讲不断,毗邻清华、北大,造就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自由民主的思想交流,兼容并包的学科设置,富有人文理念的管理体系,让我们一生难忘。
兰州是我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站,在这里,有了我第一份正式工作,又进入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这神圣的学府。这里成为了我年少时梦想实现的起点。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回忆当初入所之时,充满的是好奇、忐忑,看着那么多的插件,巨大的激光器,密密麻麻排布显得有些凌乱的信号线,脑子都会发晕。听着师兄、师姐们的讨论、报告犹如天书一般。那个时候干的最多活,就是抬仪器、拧螺丝,自嘲为“民工”。可正是从这些点点滴滴之中,我们慢慢走进了原子物理的领域,走进了实验物理。从第一篇英文文献一个一个字母的查过,到接待外宾,自己写出英文文章;从抽真空、绕炉丝到电子学的搭建,数据的采集分析,到最终写成一篇自己署名的文章,心中的成就感由然而生;纷繁复杂的电路,庞大的设备,要求严格的真空,值不完的夜班……曾经为之头晕的一切,现在都变得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忙碌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然和习惯。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让我们学会的不仅仅是科研知识、科研方法,一个良好的团队更让我们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导师即是船长要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又如家长一般关心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学会的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同事们的帮助、关心让我克服每一个困难,逐渐成熟,也更加珍惜在这个团队中所凝练出来的团队精神和友谊。
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军营如此,研究所亦如此,每年此时总是有人要离开,要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我们选择留下,选择扎根于此,对于离别的你们,我只能送上深深的祝福,祝你们一路顺风。“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知君!”相信你我的明天更美好,相信我们的研究所更加辉煌!
硕士生 朱可欣
转眼间三年的硕士生活即将结束,这三年来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杨治虎老师。杨老师丰富的实验经验,严谨的科研态度,事必躬亲的工作精神以及对学生的认真指导一直都在鼓励着我。杨老师不仅在学术上指导着我的方向,更多的是教会我面对生活,面对学术应有的态度。杨老师待人亲切随和,和蔼可亲,和杨老师一起工作学习,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在此,谨对于杨老师几年来的悉心指导致以衷心的感谢。
还要衷心感谢蔡晓红老师,陈熙萌老师,胡碧涛老师,以及宋张勇,阮芳芳,于得洋,邵曹杰,崔莹,邵建雄等师兄师姐及其他同学,他们在我的实验和学习生活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使我能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也使我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
再就是感谢研究生院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感谢研究生院的老师对我们的精心培养;感谢近代物理研究所人教处的邱荣处长,华明漪和黄凯等老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上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以及所里为我们提供的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各种丰富的资源信息,正因为有了这些我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最后想说,在研究生院和近代物理研究所良好的学术和生活氛围中,我们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又愉悦、令人难忘的研究生生涯。祝我们的近代物理所能够蒸蒸日上,祝所的全体老师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祝我们自己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硕士生 张亚鹏
今天,我们终于快要毕业了。硕士学位的获得过程中凝聚了我的汗水和努力,更包含了许多老师的心血和期望。回想起我在科研中前进的每一步,无一不充满了许多老师的谆谆教导,时刻让我都能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他们渊博的知识、谦逊的态度,都是我奋斗的榜样。
三年的时光非常的短暂,但是让我懂得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从前以为科研就是做大事,参与到其中才发现,科研中充满的更是一件件的琐碎的“小事”,只有耐心的做好这些小事才能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走进实验室,才发现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那样的有限;其实核辐射并没有那么的可怕;实验中不但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强壮的体魄,更需要坚强的毅力。
许多的同学都要离开近物所,踏上新的路程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和寻找新的生活。此时,我想所有人都有很多的舍不得,再看一眼那些熟悉的面孔,再吃一顿近物所食堂的饭,再到黄河边走一走,再到实验室里看一看,……。所有的喜悦和挫折,都将成为一段与近物所相联系的难忘回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将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不再衰老,一座座熟悉的建筑将成为记忆中的坐标。
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在各自人生到道路上走相更辉煌的明天。祝愿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事业兴旺。祝近物所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硕士生 卞文龙
时光穿梭,岁月流逝,转眼间兰州两年的生活接近尾声,而刚来兰州的情形似乎还在眼前。
兰州并非一个留人的城市,刚刚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闹,没有流连的步行街,没有与大师面对面接触交流的机会……,有些失望。
慢慢的,发现兰州也有她自己的特色,渐渐的喜欢上了兰州。她处于大西北的中心,地势高,即使夏天也被清凉浸渍着,却没有丝毫的高原反应,成了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兰州被黄河一分为二,母亲河的水滋润着她,全没有西北的干旱,反而是有名的瓜果之乡;更忘不了的是这边的老师、同事,这也是我在这边的最大的收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留给我很深的记忆,每个快乐都有他们的参与。临近毕业,常常感觉时间太短暂,多了许些怀念,怀念在一起打篮球流汗的日子,一起羊肉摊子喝啤酒调侃的日子。伴随着逝去的青春,这些日子将不在,留下对兰州深深的眷恋。
硕士生 郭宗辉
时间快的真快啊,三年的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还有十多天就要离开兰州了,真是舍不得啊!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其实对兰州了解也不多,但总有些依依不舍,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有些怀念的感觉。
记得刚来兰州的时候,是那么的迷茫、彷徨,现在那种感觉好像又一次降临,可能是对将来的期待过高,也可能是目前自己的认识不足。不过现在想开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三年的学习,我想最该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杨老师,由于跨专业的原因,开始时对自己的专业知道的很少,理解的很浅薄,是在老板的指导和教育下,我才能慢慢掌握我得专业,参加到各项实际的工作中去,最后能顺利的通过答辩,完成我得学业。
还有我的同学,我们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真的舍不得离开兰州,离开同学、离开舒适的办公室、离开舒服的夏天。
真是怀念兰州的牛肉面啊,虽然涨钱涨的那么多,但是它还是我最喜欢的快餐。还有手抓羊肉,自从第一次吃了它,就喜欢的不得了,总想有机会再吃一次。
兰州的五泉山、白塔山,虽然不如济南的山的翠绿,但也有自己的沧桑,雄伟。每次坐火车看到连绵不绝的高山,就能感觉到兰州就在旁边。
黄河就在我们所北边,黄河也在济南的北边,以后和所里老师同学感觉就像诗歌里说的一样: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
现在感情是那么的激动,但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的心情,感觉和大学一样,唉,真希望这一生不在有离别。
别了,兰州。
硕士生 胡凯骞
我们像被风儿带走的蒲公英
带着希冀离开你
天空晴朗
阳光明媚
多美的世界,可爱的人们
我们又像白云心中绵绵的雨滴
你轻轻放开我们
拌着泪水
随风飘摇
还记得,初来乍到的惊慌
还记得,毫不设防的微笑
还记得,美丽的师姐,温馨的脸庞
多少日夜,不能停歇的双手
画下月光,画下夕阳
画下你,画下我
画下世上最美的乐章
昨天
希望的种子
悄悄生根发芽
今天
月光的斜坡上
点缀着参天的景象
忙碌的人群
感动着
挥之不去的三年
如今
我抖动成熟的羽翼
感谢
生命的长河带我到你身边
因为有你
我才会在这里
因为有你
我终将展翅飞翔
硕士生 贾贝
只要有风吹过,就会飘起孤单的香,那纤纤的苦涩味道让人迷醉,宛如弯月映在夜色中的海面上,因为鱼的游过被打碎成点点细乱的皎洁,荡舟远远望去,那满眼的素。这样恍若迷踪的时候,刹那间似乎置身事外,看不到昨天,触不到今天,而没有明天。刹那而已,旋即便会被移动的脚步带到身边,慢慢的溶进身体里。这种时候,那眼角纵然苦涩,无论如何也哭不出来。
是赏玩这份悲哀,还是让它紧紧的缠住跳动的心?一切的风景都幻化为曼妙的扭曲,为我的落寞舞起土风。荡舟而去,周身弥漫着海的咸涩滋味,终于让我这无言的乐章有了声音,那是幽幽深海的歌唱,将我的所有漫漫浸没。此刻我绝然不是一个看客,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和我的歌。
突然想起风雪慢舞的季节,那又会是怎样的旋律?我已记不清,但有种感觉让人万分熟悉,只有到那时节才会渐渐再次进入我的心。因此,某个时候我会再想起这份无法言语的悲哀吧。残月隐入云彩,我闭上眼睛。刹那间触碰到了灵魂,是我那残破的完美。
硕士生 刘渊
二十年漫漫求学路,酸甜苦辣诸般滋味;
待今朝硕果压枝头,喜怒哀乐千种感觉。
在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段正规的校园生活结束之际,我感到了一种收获,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失落。
古人说:“十年寒窗苦读,方能换来功名。”虽然现在我的读书的目的已经不是很简单的被归结为取得功名了。而且从小到大,能有今天的这一点成绩,已经是二十年寒窗了。可以说在人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阶段,我的主要心思放在“治学求道”上。能够在塑造人格和性格的关键阶段,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收获了基础的科研逻辑思维。这将会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相信若干年后,回头一看,我可能记不清人生道路上遇见的每个脸孔,但是一定不会忘记让我成长的每个阶段。
现在,我已经经历了硕士学习阶段的大多数环节,也在继续感受毕业这一特殊时刻。往往在毕业前夕,人心浮动,人与人之间或是痛哭流涕、或是依依不舍、或是冰释前嫌。闹中取静,我想仔细的思考,感觉学友就像处于最后的喧嚣一般,为了纪念自己即将失去的学生生涯;为了表现对未来不可知的畏惧;还是为了哀悼马上到头的感情路。其实大可不必,人生中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认识不同的人,接触不一样的事情。这些就好像从火车车窗外飞快倒退的风景,你可以不在乎每一个细节,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种心情,这就是真正的享受每一个阶段带给你的味道,咖啡虽苦,但能让人回味绵长;蜂蜜岁甜,却难持久满口留香。所以在这些经历中,我比较喜欢回味苦涩,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不会忘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甜蜜的时候也有,但是不可能长久的留存,软化意志和觉醒是非常可怕的。
在近物所的点点滴滴,让我从一个普通大学生转化成一个普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天虽然都在做着很普通的事情,但是时间的积淀,这些看似普通的经历,就会变成让人发生质变的主要因素。就好像“楚有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然我没有前辈国君这样霸绝天下的气势,但是这三年的生活,真正给我一个变迁的平台,可以让我今后的路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宽。
感谢培养我的近物所,感谢带给我感动的同事和同学。
硕士生 漆德君
匆匆忙忙,硕士都眼瞅着要毕业了。
说实话,这几年来除了做毕业论文,心里还常常琢磨着许多其他的事情。毕业论文这方面,其实自从跟从导师开始,将要做什么东西基本就定了,做得好做得一般做得差与你的努力和机会有关,但是方向是早定好的。我的感言是:我们怎么才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呢?
这里说的选择,不仅指科研方向的选择,还包含未来要做的很多选择,比如想找工作的性质,做人做事的态度的选择等。想来想去,重点是得对自己了解。只有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未来的选择上有目标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不走弯路,从容轻松。
这些年来,常常在思考琢磨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到底更适合做什么事情。虽然做了很多的努力,也思考了很多,但是有很多问题还是不了了之的,也许这些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虽然心中充满了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很多人认为这样可能会使人走向自闭。但我实在不明白,一个时刻在认识自己的人,怎么会自闭呢?反而,这样心里才会更加明亮。
我们这一代人,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因此,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深深烙下了这个时代的标记。我们80年代后的人,我认为是迷茫的一代,也是内心比较浮躁的一代。这不是我们个人的错误和堕落,而是和这个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经济腾飞的同时,我们的文化教育质量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并没有质的提高,充其量是数量在增加。我们的内心在突如其来的发展面前迷茫了,我们的灵魂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文化食粮,这又注定了我们是浮躁的一代。在浮躁的背后,我们是否该清醒的看看自己呢?勿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了解自己的方法,除了多思考外,在平常的活动实践中也可以磨练自己。由于这和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不能强求雷同。因此对于此,我不想多说什么。
我的感言的总结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千万不要被浮躁的东西左右自己;时时刻刻认识一下自己,拥有一颗清醒的心,总可以安慰自己,也可以给别人以微笑;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你也必将多一份从容和睿智。
硕士生 苏朋源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美好的研究生生活已悄然流进昨日。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此时面对着同学和老师们,我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只字难出。慢慢求索,细细寻思,最后我想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也对身边将远踏异地的同学说几句话。
第一、苦难是一笔财富。道路没有永恒的平坦,人生没有不变的常态。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当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我么应当敢于拼搏,勇于攀登, “苦耕春前片片土,笑采秋后粒粒珠”,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其实成材就是追求的跋涉,成人就是求索的历程,只有经历过了苦难的砥砺与磨练人生才能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完美,才能让青春无悔,让年华无愧!
第二、珍惜眼前拥有。不是因为时机我们才拥有才华,而是因为才华我们才能把握时机。而才能的积累,其实并非在朝夕间。人生短暂,韶华难留,青春是一件不耐久藏的东西。我们所需要的是正视现实,珍惜眼前,无需太执著于昨日,即使它再平凡,也改变不了今天的现状,即使它再美好,也已经成为过去。只有把握住了今天,我们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
第三、离开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遍寻思。当离别在即之时,当面对着相濡以沫兄弟般的朋友时,当面对着经历了三年的磨合而形成的真挚友谊时,我内心激动无语,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都很难出口。回想三年来的风风雨雨,回想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岁月留年,我感谢大家相扶相依,感谢朋友们的莫大支持与帮助。虽然舍不得,但离别的脚步却不因我们的挚情而停滞。离别的确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我们走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大家在以后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确定自己的新起点,坚持不懈,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在最前方!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潮起潮落,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应在失败时,能拚搏奋起,去谱写人生的辉煌。在成功时,亦能居安思危,不沉湎于一时的荣耀、鲜花和掌声中。做到处变不惊,成败不渝,始终踏着自己坚实的步伐,从零开始,不断向前迈进,这样才能在这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社会大潮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硕士生 田玉林
三年前的夏天,带着几分朦胧,带着无限的希望与梦想,我们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这里是科学的殿堂,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这里,有最强大的师资队伍。长满银发的老教授、充满活力的年轻老师,他们为我们讲授知识,他们将我们唤醒,引导我们走向科研大道!
这里,有最先进的科研装置。我们的思想在这个平台上驰骋,我们的技能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提高!
忘不了导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父母打来的每一个电话、每一次嘱咐,忘不了同学们一起讨论的火热场面,忘不了第一次参加实验时不知所措的尴尬,忘不了第一次获得数据和第一次发表文章的喜悦,忘不了实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忘不了论文创作中的日日夜夜,忘不了答辩前的紧张……
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青年公寓、红色教学楼、五道口……难忘啊,在首都的穷开心的日子!
黄河、中山桥、滨河路、兰山、广场、西关……难忘啊,金城!
CSR、RIBLL、大器、小器、研究生公寓、食堂、体育馆……难忘啊,近物所!
十七大胜利召开!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奥运圣火顺利到达世界最高峰!……祖国的日益繁荣让我们心潮澎湃!
雪灾!3.14事件!火车事故!汶川5.12地震!……祖国的每一次灾难都在深深的敲打我们的心灵,多难兴邦,我们与祖国共患难!
CSR调束成功!CSR慢引出成功!ECR离子源达到国际最高水平!航天元器件空间辐射效应实验获珍贵数据!中重缺中子区近滴线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实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喜讯不断,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累累硕果让我们信心百倍!
三年后,同样是夏天,多了几分成熟,带着新的希望与梦想,我们将要离开这里奔向祖国的各个角落,为建设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
年轻的心迎着太阳
一同把那希望去追
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
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
我们是否无怨无悔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山,那时的水
那时祖国一定很美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那时的春,那时的秋
那时硕果令人心醉
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
多彩的梦满载理想
一同向着未来放飞
我们把蓝图再一次描绘
让时代检阅,让时光评说
我们是否问心无愧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那时的天,那时的地
那时祖国一定更美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那时的你,那时的我
那时成就令人欣慰
唱着令人激动的歌曲,我们挥手告别!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昂首阔步!知识的海洋里,我们将自由航行!创新的领域中,我们将搏击长空!
再见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再见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再见了,我的老师们!再见了,我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相会在一个美好的未来……
硕士生 赵旭林
有幸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学习、研究,在三年的研究生阶段,对物理学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对科学研究有了一个亲身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来到学校的,到了现在,则我觉得似乎原来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了,就好像一个人在跋涉的途中,望见远方的一个山头,觉得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到达,而实际上走过去才发现因为要绕过一个个的障碍,到达那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多走过的这段路也会有意外的发现。这一些都在启迪我,要想实现目标就需要一生去追求。
同其他同学略有不同的是我的研究工作更需要我去为自己创造条件,因为导师是意外地接收我的。幸运的是我终于在最后的阶段完成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这个过程给予了我宝贵的经验。研究的过程需要从学习开始,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最为艰难的,正是因为如此,学习的过程之中就需要有取有舍,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尽快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前人的工作不仅给予了我们借鉴的可能,也给予了我们改进甚至新创的可能,作到这一点,研究工作就可以实现飞跃了,哪怕仅仅是一个小的发现,就可以以之为切入口,由“学习引导研究”的初始阶段过渡到“研究引导学习”的中期阶段。最后,将自己发现的问题研究成熟,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成果,进入整理和完善的阶段了。大概一年的研究过程之中,庞大的程序,复杂的核物理理论曾让我感觉毫无出路,没有自己的发现曾使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来做物理的研究,但是现在,如果给我一项研究工作,我不会再胆怯了。
三年来,我慢慢地了解了一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更为自然、宇宙的博大无边而感慨,但同时也为自己日益好逸恶劳而苦恼,为物理学研究之中的保守而惋惜。离开近物所,摆在面前的将是很不平坦的路,我想,我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将不再是一份职业,不再是一个任务,而会重新成为一个理想,一个追求,或许这将会成为永远的终点。
硕士生 周俊
疏忽四年过去了,回想这几年的岁月,有求知的愉悦,有痛苦的思索,有黑暗中的彷徨,有关键时刻日夜不眠的努力,有深夜怀想的感激….
做人当知恩图报,我能顺利的完成学业,和很多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感谢近物所能给我学习和改正的机会,感谢夏老师的严格要求,使我经过刻苦的磨砺,重新找到信心和一种向上的力量感。感谢原老师,学问渊深,温善宽厚,给我很多受益匪浅的建议,感谢华老师和邱老师,一直的给我以关怀和帮助。
剩下我能做的就是严格的要求自己,高调做事,低调为人,不负自己的抱负和老师和亲人朋友们的期望。
硕士生 李仁民
山水阻隔,时空交错,
55位兄妹,齐聚科院。
一个声音从心底缓缓升起,
扶摇直上,缕晰条明: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科院的星空,明朗、静呓,
闪烁的群星,四散的钟声,温婉、明快。
淳淳教导,娓娓道来,
莘莘学子,如饮雨露。
逝水之滨,我沉下头颅,
凭吊,
过往迷失地雾霭。
也许,
不同的出走,同样的归属。